“莫非窈娘一事是你……”突然,张得水像是反应过来,才问了这么一句。
“自然,窈娘本就是我的软肋,她的心思单纯。我本就担心她来京后会不适应,那天于夫人刚找到她,我就知道了。只是暗网的事我本来也不想干,拐卖儿童啊,兄弟你也知道我的为人,这种恶毒之事我怎么可能做!借于一之手,互相利用罢了!”罗强淡淡的说道。
“罢了,这都是你的家事,我就不再掺和。”张得水摇摇头道。
“不过,你也要小心于一的反扑,他们不会轻易罢休的。”张得水提醒道。
罗强点了点头,“我知道,我已经派人暗中监视他们了。”
“那就好。”张得水松了口气,“冉嫔最近在忙着女学的事,还未有什么新的安排。”
“女院竟然是娘娘创建的?”罗强惊讶地张大嘴巴,满脸不可置信的神情。罗强最近一直在忙着大理寺的事情,女院也只是听同袍们讨论过几句而已,并没有过多去关注它。
“据说此事是皇后娘娘授意的,还有陆家作为后盾大力支持着,想必此事应该会进展得很顺利吧?”
张得水眉头微微一皱,轻轻摇了摇头说道:“那罗兄可就猜错了,虽然女院已经成功创办起来了,但女子想要参加科举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如今朝堂之上,大多数人对女院的创立都是持反对态度的,更别提让女子参加科举考试了。”
罗强一脸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何呢?难道他们觉得女子就不配读书识字吗?”
“并非如此,这算是一种新政。任何新政的改革,都有三点:其一,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其二,传统观念的束缚;其三,实施难度大。”张得水缓缓说道,“让女子参加科举,无疑是对现有科举制度的一次重大挑战。而且,朝中大臣们认为女子应该专注于家庭,相夫教子,而不是参与政治。所以,想要推行这项政策,难度可想而知。”
罗强沉思片刻,说道:“但这件事对女子来说,是一个争取平等权利的机会。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
张得水点点头,“我也赞同你的观点。只是,要改变现状,需要慢慢来。或许,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逐步改变人们的观念。”
罗强眼睛一亮,“对啊!我们可以在民间举办一些讲座,宣传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借助书本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女子同样有受教育的权利。”
张得水微笑着说:“这个主意不错。娘娘自然是也想到了这点,已经开始操作了。”
第72章庭中有奇树
“嗯,确实如此,冉嫔娘娘向来都是聪慧过人。然而这样一来,何尚书那边究竟应该如何继续下去呢?”罗强眉头紧蹙,显得有些忧虑忡忡。
张得水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女院之事京中大概已经办妥,待到明日,我便入宫请示一番。”
“此外,近日京城内可是发生了不少新奇有趣的事,你可曾听闻过?”
“何种新奇之事?”罗强面露好奇之色,迫不及待地询问道。
“据闻,匈奴的公主即将造访我国,京城中的达官显贵们皆在积极筹备迎接事宜呢。”张得水缓缓说道。
“哦?莫非匈奴此番前来乃是有意与我朝议和?”罗强闻言,兴致瞬间被点燃。
“如此看来,京城怕是又要变得热闹非凡了。”罗强微微一笑,嘴角上扬,心中难以抑制地泛起一阵期待之情。
……
承乾宫内,宫女们正在热议着一件事情。
“这匈奴竟然也有公主?奴婢可从未听闻过呢!不过就是那么一个弹丸之地,也敢妄称公主?”生儿语气戏谑地调笑着。
佩灵姑姑则接过话头道:“听说这匈奴一共有七十二个部落,此次白将军一战,成功激发起边关儿郎的血性,使得匈奴一下被击溃了三十个部落。想必是这些残存的部落见势不妙,便想通过求和来平息战事吧?”
“求和?仅凭一个女子前来联姻,未免太瞧不起人了吧!怎么着,也得献上几百万两白银才行啊!”唤彩愤愤不平地说道。
“依我之见,就应该乘胜追击,一举将他们彻底打败!”翠茗紧握着拳头,目光坚定地说道。
然而,冉浮云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边关百姓长期遭受匈奴的侵扰,那些将领之前为何未能攻克?想必白将军一定有所察觉。只可惜她如今已然战死沙场,而匈奴若能成为我国的附属国,倒是可以省去不少军力。倘若继续开战,户部恐怕不会轻易同意。”
“娘娘,这个户部尚书也太碍事了,为何我们不直接……”翠茗一边说着话,一边用手比量着自己的脖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和决绝。
“胡闹!朝堂上怎么较量都可以,但绝对不能走到刺杀这一步!”冉浮云脸色阴沉地说道,声音中带着隐隐的怒意。
一旁的佩灵姑姑也开口道:“是啊,生儿。朝堂之上自然有其潜在的规则和秩序,若是大家都像你这样想,今天你去刺杀何尚书,明天我再找别人下手。如此一来,朝堂必定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最先出头的那个人,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难逃一死!”她的语气严肃而坚定,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而且,刺杀朝廷命官,可是诛连九族的大罪啊!”佩灵姑姑警告道。
冉浮云摆了摆手,“好了,此事不必再提。当务之急,还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以应对匈奴公主的到来。”
她转身看向宫女们,“你们都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宫女们纷纷行礼退下。
冉浮云漫步在庭院中,思考着未来的局势。
看着院中那棵大榕树,不由的想起了那个晚上。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冉浮云转身看去,只见张得水手拿一本书正在石桌旁站立。
“没想到娘娘也读过。”张得水微笑着说道。
“我只是突然想起了这句诗罢了。”冉浮云走到石桌前坐下。
“看来娘娘心中也有思念之人。”张得水试探地问。
冉浮云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忧伤,“我这一步要是踏出,怕是家族也会受牵连。”
张得水心中一痛,他知道冉浮云说的是谁,但他不敢表现出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总要向前看。”
冉浮云抬起头,看着张得水,“我也希望如此,可是有些事情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