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收信的日子。
林听和夏萤约好了一起去收信处,领自己的信件。
夏萤收到的信件很多,大多数都是女孩子寄的。
林听其实也不报什麽希望。
但是还真的收到了两封来信。
一封是本校的,一封是外校的。
本校的那封,署名是:高二6班,你的前同桌。
这狂野得跟杂草一样的字,一看就知道是张一帆写的。
打开里头的信纸,只有龙飞凤舞的一行话:同桌儿,好好学习哈,重点班见!
林听勾起唇角,甚至能想到他在说这句话时,那副不太正经的样子。
那封外校的,是黎婷的来信。
林听其实挺意外的。
她将信封拆开,信纸上以非书信格式记录着黎婷的生活。
字迹有序,一眼望去,娟秀整洁。
林听一行一行看过去,笑容渐渐趋于平淡,直至结尾,看着落款,她静了良久後,才轻轻吐出一口气。她趴在桌子上,眼睛看着前方的黑板,有些出神。
黎婷在信上说了很多。
[烟京市各个高中联合举办了一场书信活动,我想来想去,还是写给你了。不知道你能不能收到这封信,也不知道你收到後会不会觉得有些唐突。
去年夏天,拿到七中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很开心,觉得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话说回来,我当时还跟班主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你去了烟京一中,我也为你感到很高兴。
高中生活确实很有趣,学校里时常举办各种活动,篮球联赛丶知识竞赛,春游研学,文化艺术节等等,学校很大很漂亮,师资水平也很好,条件比馀镇中学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我的同学也都多才多艺,像钢琴丶古筝丶芭蕾什麽的……他们从小就学,而我却完全没有接触过。他们聊起的各种东西,我明明没吃过丶没见过,但有时候为了避免尴尬我常常会附和着说很好吃丶很有意思(笑),因为当我问那是什麽的时候,他们总是特别惊讶。
这样久了我其实很不好受,感觉努力了很久才跑到别人的起点。在馀镇中学时,考进年级前三就能让我信心满满,可是来了市里後,我才知道我这个分数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们不仅学习好,家境好,各方面技能也都很好,我感觉自己除了学习,好像什麽都不会。
你是否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呢?
我的成绩一直在掉,上次月考已经降到年级倒数了,我每天好像都在熬夜学习,实际上却是无用功丶假努力,得到的结果一次比一次差。
我有时候甚至害怕在路上会碰到以前的同学和老师,怕他们问起我的近况。
因为某些原因,我还带上了牙套,总觉得不太好看,所以我越来越不想开口讲话,也习惯低着头走路,不敢把我的刘海撩起来……
很抱歉,把这些负面情绪带给你,可是我没有能够诉说的人,唯一的朋友或许是我的日记本,可是就连写给自己看的日记,我都会下意识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
初中时,你可能不知道,我其实一直在暗戳戳地跟你较劲儿,看到你在学习的时候,我也立马打起精神,总是悄悄关注你最近在用什麽资料复习,每当我有所懈怠,总是能从你身上找回动力。
你是我点头之交的朋友,也是我钦佩的竞争对手。
有些话当面不好意思说,但在纸上好像不会。林听,谢谢你,那段时间我很充实很快乐,也谢谢你愿意听我说这些无厘头的心事。
祝好。]
信件到这里就结束了。
两人从同一个地方毕业,林听其实很能理解黎婷的心情。
记得刚来烟京一中军训时,不相熟的同学们时常会靠一些小话题打开彼此的话匣子,聊去过的旅游景点,最新的口红色号,聊明星八卦,一起吐槽高中教官的严厉,对比之下初中军训时的轻松,然後又由这个话题延伸到彼此曾经就读于哪所初中。
“我外国语的。”
“我以前是实验初中的。”
“好巧,我也是!你当时几班啊?”
林听正惊讶于市里的初中竟然还要军训,便听有人问她:“诶,你以前是哪个初中的呀?”
大家都看了过来,她说:“馀镇中学。”
说完後,她能感觉到空气有些许凝结,衆人思考了会儿,明显没听过这个学校,“哦”了声後便不再对角落里的她多加关注。
那个时候,只有夏萤拉着她聊了很久,在听到她说馀镇中学不用军训後,夏萤表达了强烈的羡慕之情!
家庭方面,林听和黎婷也差不多,都是普通的工薪家庭。
不过她爸早年工作时手受了伤,花了好大功夫才治好,但也留下了後遗症,不能提重物,妈妈温蓉照顾他们父女两个很辛苦!
所以她从小就知道,要听话,要按部就班好好学习,要当个乖孩子,不能让他们担心,也不给家里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