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儿上不认识院子里的那些人,回道:“和阿姐一起吃。”
“那你拿八个碗筷放到院子里桌上。”于江绾喊着身边的文哥儿帮忙。
“好。”文哥儿去橱柜数了碗筷往送到院子里的桌上。
周子正见到文哥儿往外拿碗筷,让几人先坐下,他转身去厨房。
于江绾见周子正进来,她刚将锅里的粥盛进盆里,开口道:“你将木盆里的粥先端出去。”
周子正看着冒热气的粥,伸手端着木盆往外走,于江绾端着竹扁跟着往外走。
院子里桌边坐着的几人看见周子正夫妇手里的端着的吃食皆是一惊,他们没想到除了粥和鸭蛋咸菜还有这一大扁子的大包子。
他们平日里在家里难得能吃上包子,想着等家里收的麦子晒干,去磨坊磨些面回来吃顿饺子和包子。
于江绾将竹扁放在桌上,朝着桌子边有些眼生的几人道:“锅里还有包子的,吃完让三郎去厨房里端,今日辛苦各位来家里帮忙。”
来的几个男人都是老实巴交之人,见三郎的新妇这般客气,一个劲的说不辛苦,三郎找他们帮忙一日给五文钱,他们开心还来不及,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包子趁着热,凉了味道没那麽好。”于江绾说完看了眼周子正,带着文哥儿回厨房吃饭。
桌边的几人见三郎的媳妇回了厨房,不和他们一桌,也不再拘谨,伸手拿着包子吃了起来。
包子皮薄馅多,味道十分的好,他们之前就听说三郎媳妇在集市里卖煎包,这手艺的确好,几人吃完又拿了个。
院子里的几人边吃边说着田里的活,于江绾带着文哥儿在厨房里坐在小板凳上吃着手里的包子。
半个包子下肚,听见院子里传来敲门声,有些疑惑的从板凳上起身,准备去开门。
“阿姐,姐夫去开门了。”文哥儿透过厨房的窗户看见姐夫往门口走,将阿姐喊住。
于江绾往文哥儿身边走了几步透过窗户去看大门,周子正走到门边,伸手拉开门。
“阿姐,爹和大哥来了。”文哥儿看见门口的两人激动的喊了起来,顾不得吃手里的包子往外跑。
于江绾收起脸上的惊讶,跟着文哥儿一起往院子里走。
“绾儿。”于父伸手接住冲过来的文哥儿,一旁的怀瑾也和于江绾打了声招呼。
“爹,大哥,你们怎麽来了?早上吃了吗?”
于江绾说完就反应自己问的有些多馀,城里到家里这麽远,两人肯定一大早就起来赶路,怎麽可能吃了早食,她让文哥儿去拿碗筷。
“家里没事,来帮你们收麦子。”于父知道女婿家里几十亩地,一个人忙不过来,怀瑾一休息他就带着人赶紧赶来帮忙。
于江绾听到他们的一大早赶来是帮家里收麦子,心口微动,见文哥儿拿了碗筷过来,开口道:“早上我包了包子,你们先吃。”
她不知道今日于父他们会来,他们十个人那些吃食可能不够,她说完让周子正招呼于家父子两,回厨房的去捞了一盘子茶叶蛋。
周子正带着两人去桌边坐下吃早饭,桌边的人见子正的老丈人来了,几人相互的看了几眼,停下说话声,安静的吃着包子。
于父见人不说话,主动挑起了话头,其它人跟着回了几句,渐渐的院子里又响起了大夥的说话声。
厨房里的文哥儿十分的高兴的挨着阿姐。
于江绾见文哥儿脸上的笑就没下来过,也跟着笑了起来:“爹和大哥来了这麽开心。”
文哥儿点头,这是他上次和阿姐从城里回来第一次见爹和大哥,他望着阿姐的笑脸道:“阿姐也很开心。”
于江绾点头,她真的没想到于父和原主大哥今日回来,江容烟快生了,现在身边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一会吃完饭,你先和我去集市卖完菜再去田里捡麦穗。”今日要准备十二个人的饭菜,要买的东西有些多,她需要文哥儿帮着看别漏了东西。
“好。”文哥儿点头。
院子里的几人吃完早饭,周子正进厨房和于江绾说了声,带着几人去田里。
几人走後,于江绾和文哥儿收拾完碗筷,将牲口圈的家禽喂完吃食,拿着钱骑着毛驴去集市买食材。
家里菜地里的菜结了不少蔬菜,于江绾在集市买了肉和鱼,见集市卖的鸭子肥美,又买了只鸭子,晚上让于父他们带回去给江容烟炖汤。
出发前,于江绾将今日要买的东西和文哥儿说了遍,文哥儿记得牢牢的,见阿姐买完红糖就要回去。
“阿姐,豆腐没买。”
于江绾立马想起了豆腐,又买了块豆腐,回家前,两人对了对手里的菜,确定没漏,两人往回赶。
一到家,于江绾赶紧将鱼杀了,去了鱼刺,大致的切碎,放在桌上让文哥儿用刀接跺。
“绾儿,在家吗?”院门口响起李婶和卫婶的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