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将那三封掺了“迷情香灰”的密函原样放回,不留一丝痕迹地消失在夜幕中。
宴席散后,萧珩带着几分酒意,召集了八名从边关秘密潜回京城的将领,在他的密室中连夜议事。
为了保密,室内只点了数根牛油巨烛,烛火烧得正旺。
一名将领拿起一封关于后续兵力调度的文书,就着烛火大声念着。
忽然,他停了下来,惊疑不定地“咦”了一声:“殿下,这纸上……怎么好像有字透出来了?”
众人闻言,纷纷凑了过去。
只见在烛火的高温烘烤下,那原本空白的信纸背面,竟渐渐浮现出八个血红的小字,字迹扭曲,宛如泣血:
“贵妃亦在必杀名单。”
密室之内,瞬间死寂。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名脾气火爆的老将“砰”地一声怒拍桌案,震得茶杯乱晃:“我们追随殿下,是为了清君侧,匡扶社稷!虞大将军是否谋逆尚无定论,如今怎能连他那痴傻无辜的女儿也一并算计?!这与那些滥杀无辜的乱臣贼子有何区别!”
侍卫副统领沉砚一直垂立于萧珩身后,此刻,他握着刀柄的手背上青筋暴起,微微抖。
“有人篡改文书!”萧珩猛地起身,失手打翻了身前的烛台,烛火轰然落地,他俊朗的脸在明明灭灭的光影中显得有些狰狞,“是圈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疯狂滋长。
几个将领交换着眼神,神色各异,人心已乱。
他们纷纷以“夜深需警醒”、“军务还需从长计议”为由,陆续告退。
转瞬之间,原本同仇敌忾的密室,只剩下萧珩一人,和一地狼藉。
三更时分,暴雨倾盆。
小鹞子瘦小的身影如一只湿透的雨燕,攀着宫墙最隐蔽的藤蔓,悄无声息地翻入墙内,将一只藏在油布包里的信鸽交给了在风雨兰花丛下接应的风铃儿。
片刻后,那封浸着雨水与血腥气的密信被送到了虞妩华面前。
信中用暗语详述了虞北征所部残军的藏身之地、伤员数目以及军医极度短缺的危急情况。
虞妩华一目十行地扫过,心急如焚。
可当她的目光落在信中一个代表家族的代号上时,心头猛地一颤。
那个字,本该是“虞”,写信之人却错写成了“吴”。
她竟然……差一点没有辨认出那是虞家军的求救信。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尾椎升起,瞬间传遍四肢百骸。
她强行压下脑中翻涌的恐慌与空白,逼迫自己冷静下来,提起笔,几乎是凭着肌肉记忆写下三道指令:一、命府中老账房徐伯,彻查近三年所有军饷账目往来,务必找出资助萧珩私兵的那笔巨款源头;二、令潜伏在外的烽火郎孙七,即刻带人前往西山烽火台预备狼烟,以防边军有异动,可第一时间示警;三、密召人称“哑医”的柳三针,即刻备药入宫待命。
落笔的刹那,虞妩华忽然怔住了。
她写下了柳三针的名字,脑海中却勾勒不出那个人的脸。
她只依稀记得,那是个医术通神、性情古怪的男人,他的左耳……好像缺了一角。
除此之外,一片空白。
窗外,一道惨白的闪电无声地撕裂夜幕,将她茫然空洞的双眼照得雪亮。
就在这时,殿门被轻轻叩响,一名神色肃穆的内侍躬身而入,他的手上,捧着一个沉甸甸的黑漆木盒,盒身被数道火漆封印,隐隐有血腥气从缝隙中透出。
“娘娘,”内侍的声音低沉而压抑,“宫外送来的加急……说是,大将军亲兵拼死送回之物。”
喜欢痴傻贵妃,权倾朝野请大家收藏:dududu痴傻贵妃,权倾朝野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