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成笑了笑,指着柜台:“不收东西,那些是从哪来的?”
“那些是征集的!”
不还是收的?
林思成懒得争:“这样,让掌柜看一眼,不收我就走!”
“倒是可以看,但要收鉴定费!”看着林思成手里咋看咋新的瓷壶,迎宾欲言又止:“一次要五百!”
林思成浑不在意:“没事,五百就五百!”
看迎宾一脸懵逼,眼珠不停的在瓷壶和林思成的脸上转,景泽阳差点笑出声:林表弟,出洋相了吧?
你非要给开米店的卖白米,这不是擡杠吗?
又问了一遍,确定林思成会付鉴定费,迎宾才一脸怪异的进了後台。
不大的功夫,又带着一位四十岁左右,同样一脸怪异的男子走了过来。
站定後,他上上下下的打量,脸上浮现出几丝揶揄:“几位,卖壶?”
林思成点头:“卖壶!”
还真是?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经理忍着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
林思成没废话,把东西放桌上。经理同样没废话,拿起来就看。
大概一分钟,他又放下:“刻工死板,一点灵气都没有。釉色过白,比现代的骨瓷还白。为了遮掩新瓷的火气,刻意拿烟薰过,但薰又薰的不彻底……”
“这样,我直说了吧:这是现代工艺品!”稍一顿,他又伸出手,“承蒙惠顾,两百!”
林思成点点头,拿出钱包:“麻烦经理,能不能请五百的再出来看一眼?”
景泽阳没忍住,“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看着桌子上七张红彤彤的钞票,再看一眼就是仿品的雕瓷壶,经理不知道该说点什麽的好。
国宝帮他见过不少,站潘家园的楼顶上扔十块砖头下来,砸中十个,五个都是。
但这麽年轻,还长这麽醒目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不过无所谓,就当是给老师敬奉烟钱了……
他点点头,把钱交给迎宾,让她到收银台入账。而後起身,进了後台。
转瞬即来,身後又跟着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
简单一介绍,老人坐了下来。起初他并没有在意,以为又是一个自以为撞了大运,做梦发财的外行。
但东西刚一入手,他猛的怔住,脖子下意识的往前一探。
不对?
这东西的胎不对。
心里一咯噔,他把壶翻了过来。
林思成暗暗点头: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真正懂瓷的,一摸这壶的底足就知道,这是正儿八经的清代景德镇糯米胎。
说简单点:现代瓷器的瓷土全是机器粉碎,能细到微米级的程度,古代却是手工研磨,反复淘洗。
现代仿品看起来细腻,却没有清代糯米胎的那种颗粒感。
其次,气窑控温比柴窑稳定的多的多,从而会在瓷胎内部生成的更多的玻璃相物质,会大幅度提升胎体致密度。
说简单点:同样大小,同样体积,仿品更重,真品更轻。
果不然,瞅了两眼,又颠了两下,老人眼睛一亮:“糯米胎?”
林思成点点头:“对,糯米胎!”
“眼镜,放大镜!”老人一下直起了腰,“还有手电!”
看徒弟还有些懵,老人敲了敲桌子:“愣着干什麽,去拿东西。”
中年人才反应过来,两颗眼睛猛往外突:这玩意,是真的?
不是……这麽新,还明显後做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