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锋月大营五六里之外,南安县令和守备被两伙人马拦住去路,
“安县令,童县令。”
“唐守备、科守备。”
各自打过招呼,
“方县令、季守备,还是你们度快,这就来请战了。”
方县令、季守备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后知后觉。
他们太老实了,咋就没想到呢。
“我们是有公务过来,不是请战。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吧。”
其余的四人对视一眼,恨不得打自己的嘴巴,他们是地方守备,有此参战的机会本不多,这下又有个抢功劳的了。
大营内徐清如看到南安县令、守备去而复返,同来的还多了四人。
“安阳县令(守备),见过武安侯!”
“西葫县令(守备),见过武安侯!”
安阳童县令、科守备与西葫安县令、唐守备四人一同向徐清如见礼。
“来人,上茶。诸位请坐。”
几人对视一眼,都将目光看向了方县令。迫于无奈,方县令心里怒骂一句,推他出来当这个出声筒。
徐清如听到方县令的话,明白了六人来的目的。
徐清如果断地摇头,
“你们是地方守备,而我只是来剿匪,并没有调动地方守备的权力。”
徐清如很直接的拒绝了,这个口子她可不好开。她若是调动了地方守备,到时,因这个地方而有什么闪失,她可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但她也有一点儿这方面的权利,但不多,
“你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派下得力军士,训练各村壮丁,护好开荒成果,别让山上的土匪钻了空子。到时,也是大功一件。”
六人只能失望离去,但想到还有这么一点儿参战的机会,他们在路口分别之时,还是满脸兴奋。
作为武将,能够参加战斗,有机会立功,现在他们可是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方县令不愧一个老学究,临别他都走出一步了,又回头说了一句,
“参加剿匪是好事儿,我也想跟着沾光立个功,于仕途之上肯定有益无害,可是,莫要忘了自己的正职。”
说完,他钻进自己的马车,车夫一甩鞭子离开了。
后来,徐清如听说了这段,不得不佩服方县令,在战功的诱惑下,还能遵守本心,实为难得。
“督头,大长公主军令。”
一名传令官跑进徐清如的军帐,呈上大长公主的手令。
“劳累了,来人,带人下去用饭。”
她接过军令,又赶紧安排了句,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来人,”
看过手令,她抿嘴笑了,这六人的度挺快的吗?公主的手令过了五天,便到了自己的手中,而且自己现在可以视情况调动地方守备参加剿匪。
而且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暂时接管地方守备。
她立刻想到了,南安府衙的那个小舅子师爷。
她默默一笑,大长公主这手令来得真是时候呢,有了这个自己行事就会方便很多。
“来人,”
有了这个,她便可以重新安排些事情了。徐清如思虑片刻,立即喊人,
“叫秦春秋过来,我有事情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