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成为全修真界的白月光 > 第 21 章(第1页)

第 21 章(第1页)

第21章

严恕说:“请赐教。”

须弥山的大方丈颔首,盘腿坐下。两人隔着钟壁清谈,也算有来有往。

景云钟是九疑仙尊所炼,其上刻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条禁咒,每一笔都杀气腾腾,足以镇压当世最大的邪祟梼杌,却不足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宵小。

清谈即将结束,方丈沉吟良久,说:“我有一事,想要请教你。”

方丈德高望重,是除九疑仙尊外最受推崇的修道者,这样的人像严恕请教,严恕却坦而受之,只是道:“请讲。”

“九疑太子曾有一把冠绝古今的剑骨,传闻谁得到剑骨,谁便是天下之主。九疑国的国主虽无称霸天下之志,却怀璧其罪。天下烽烟,皆因这剑骨而起。若是你,待如何?”

严恕立刻道:“爱之,护之。挞之,亡之。”

“哦?”方丈奇道,“和解?”

“剑骨无罪,爱护之,呵护之。谋剑骨者是罪,当鞭挞之,斩草除根。前车之鉴,当无人再犯。”

“可剑骨一,而谋之者千千万万。”

严恕微微一笑:“你忘了,我是邪兽。”

方丈身体前倾,两人对视良久,方丈附掌大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是贫僧狭隘了。”

语毕,他站起身,肃正袈裟,正冲着严恕合十又深鞠一躬,再擡头时,人已不见,无星无月的茫茫夜色中,唯有滴水檐的冰棱融化,发出万物复苏的声响。

与此同时,东天破晓,林雾乍现的罅隙,须弥山的钟声响起,九十九声,不是晨钟,是丧钟。

须弥山的大方丈圆寂了。

这事给严恕带来的影响不算大,但在整个修真界内却掀起轩然大波,接连两位当世大能的离世或即将离世,似乎昭示着某种不祥的未来,通天司的长老们开始夜观天象,零星的卜卦结果面世,但谁也说不清楚。

严恕的日子仍然晨昏定省,没了大方丈,他便自行诵经,偶尔为这位为数不多的对他释放善意的老人祈福,却又怕念得多了,反而叫他老人家九泉下不得安宁。

方丈无病无灾的死了,他没有因自己而死,是否也说明着,梼杌的诅咒也不能全然作数?

他怀抱着这样的期望,连幽禁的日子都不觉得难熬起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须弥山准备了一幅注满水银与铁水的紫金九重棺,每寸都钉满了铜钉,葬于深山中,只是为了防止大方丈尸变。

当夜,严恕喘息着惊醒,察觉到下身一片狼藉,双手捂着脸,良久,嘶哑地苦笑出声。

他环顾四周,万籁俱寂,没有人窥探到这一场足以令他羞愤至死的春梦。梦里那温暖湿润的触感还纠缠着他,附着在他的皮肤丶烙进他的骨肉。

既然明知无望,他为何不能一直沉溺下去?

严恕能察觉到自己的视力有明晰的征兆了,只是没人可倾诉这样的喜讯,因为他最想交心的人不在,他与他不欢而散。而偌大的须弥山呢,也没谁会为他恢复了视力而欢心吧。

不,还是有一个的——大方丈,他回来了。

很奇怪,景云钟里的严恕闭着眼,却能清晰地看见大方丈的身影若隐若现在夜雾中,远远地冲他合十。

大方丈说:“严恕,我已经没有什麽可教你的了,佛法和人世间的伦理纲常你都学了个透彻,至于如何实践,那便是你自己的机缘了。”

严恕说:“可我参不透天道。”

方丈有些诧异:“我以为你对修道之事并不热衷。”

“参不透道,我的修为便没有长进,没有长进,何时复明。”

——我若看不清,我怎麽知道自己辗转法测日夜靡思的人究竟是谁?

方丈沉默了。景云钟外鸦雀寂寂,凡间供奉的香火孤鸿飘渺似的往天上跑,钻进金身佛像的衣袖内。方丈转动佛珠的手停下了,温声道:“看得太清楚,有时对你来说并非好事,我常听凡间有句俚语,难得糊涂。”

严恕的呼吸深长起来,藏在眼睑下的眼珠剧烈颤动。

他闭口不言,绝不肯提那令他血脉贲张的冲动,可越不说,内心越是洪水滔天。无边风月里,是那人衣领里白檀微苦的香气,堪折的腰线丶支离破碎的呻吟……

可怜可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