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免费阅读 > 第98章 非遗活化困境(第2页)

第98章 非遗活化困境(第2页)

林悦觉得陈默说得有道理,立刻组织晓艺、周阿婆、刘大爷一起制定制作标准——扎染布的颜色要均匀,不能有杂色;竹编收纳盒的竹条间距要一致,不能有松动;手工剪纸的图案要清晰,不能有毛边。还选了周小雅、李嫂等几个学得快的村民当小组长,负责日常指导和质量检查。

有了制作标准和小组长,产品质量很快就提上来了。一个月后,第一批非遗文创产品终于完成了——五十条扎染围巾、三十个竹编收纳盒、二十套手工剪纸窗花。林悦带着这些产品,去省城参加了文旅文创博览会。

博览会当天,林家村的展台前围满了人。扎染围巾的靛蓝色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雅致,竹编收纳盒的纹理清晰细腻,手工剪纸窗花的图案生动有趣,不少人驻足观看,纷纷询问价格。

“这条扎染围巾多少钱?我想买一条送给我妈妈。”一位年轻女孩拿起围巾,摸了摸布料,“这布料真舒服,还是手工染的,太有特色了。”

“五十块一条,您要是喜欢,可以多买几条,送给朋友也很合适。”林悦笑着说。

女孩当场买了三条,还加了林悦的微信:“以后你们有新产品,记得告诉我,我肯定还买。”

当天,五十条扎染围巾、三十个竹编收纳盒全卖光了,手工剪纸窗花也卖了十五套,总收入三千八百块。林悦拿着卖产品的钱,心里比谁都高兴——这不仅是一笔收入,更是对村民们努力的肯定,对老手艺的认可。

回到村里,林悦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村民们,还把卖产品的钱分给大家。李嫂拿着分到的两百块钱,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做手工活真能挣钱!以后我天天来培训班,多做几条围巾,给孩子攒学费。”

周阿婆看着孙女周小雅手里的分红,眼里满是骄傲:“小雅,你看,咱们的扎染布多受欢迎!以后你要好好学,把这手艺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林家村的扎染。”

周小雅点点头:“奶奶,我知道了。我还要把咱们的扎染放到网上去卖,让全国的人都能买到咱们的扎染布。”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村民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林悦趁热打铁,在电商平台开设了“林家村非遗文创店”,专门卖村里的非遗手工艺品。晓艺还帮着拍了宣传视频——视频里,周阿婆在染缸前搅动靛蓝染料,刘大爷在竹篾前编织竹篮,村民们在培训班里认真学习,最后镜头落在摆满非遗文创产品的展台上,配着文字:“来自林家村的老手艺,每一件都带着温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视频一经布,就火了起来,播放量过了一百万,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太喜欢这种手工制品了,看着就有质感。”“求链接,我要buybuybuy!”“什么时候出新品?我等着下单!”

电商店开业第一个月,订单就过了五百单,扎染围巾、竹编收纳盒成了爆款产品,甚至还有海外的网友下单,想把林家村的非遗手工艺品带到国外。林悦又雇了十几个村民,专门负责打包、货,还在村里建了一个非遗文创工坊,让村民们能在工坊里安心制作手工艺品。

可就在非遗项目越做越好的时候,新的麻烦来了。有一天,林悦收到了一封律师函,函里说他们的扎染围巾侵犯了某品牌的设计专利,要求他们立刻停止销售,还要赔偿十万元。

林悦拿着律师函,心里一下子慌了——他们的扎染围巾是陈默设计的,怎么会侵犯专利呢?她赶紧给陈默打电话,陈默听了也很惊讶:“不可能啊!我设计的围巾是原创的,怎么会侵权?”

两人仔细对比了对方品牌的设计和陈默的设计,现对方品牌的围巾只是用了类似的靛蓝色,图案和款式完全不一样。“这明显是恶意投诉!”陈默气愤地说,“他们肯定是看到咱们的扎染围巾卖得好,想趁机敲诈一笔。”

林悦冷静下来,决定找律师应诉。她请了省城有名的知识产权律师,收集了陈默的设计草图、制作过程视频、产品销售记录等证据,证明他们的扎染围巾是原创产品,没有侵犯任何专利。

庭审那天,对方律师拿出了两张围巾的对比图,说陈默的设计“颜色相似,存在侵权嫌疑”。林悦的律师立刻反驳:“靛蓝色是扎染的传统颜色,不是某一个品牌的专属颜色。而且我方的设计在图案、款式、材质上都与对方品牌不同,不存在侵权行为。”他还提交了陈默的设计草图和制作过程视频,证明设计的原创性。

最终,法院判决林悦一方胜诉,对方品牌不仅要撤回投诉,还要公开道歉。这场官司不仅没有影响非遗文创产品的销售,反而让更多人知道了林家村的扎染——不少网友表示“支持原创,支持林家村的老手艺”,电商店的订单量比之前还多了三成。

经历了这场风波,林悦更加坚定了活化非遗的决心。她又引进了新的非遗项目——手工陶艺,邀请陶艺传承人来村里教学,还在村里建了一个陶艺体验区,让来研学的孩子和游客能亲手做陶艺,感受老手艺的魅力。

有一天,周阿婆拿着一条新染的扎染围巾,找到林悦:“林总,你看这条围巾,我在上面染了咱们村的老槐树图案,你觉得怎么样?”围巾上,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栩栩如生,靛蓝色的底色衬得图案格外灵动。

林悦接过围巾,高兴地说:“阿婆,您这设计太好看了!咱们可以把村里的风景、民俗都染在布上,做成‘林家村特色扎染’,肯定更受欢迎。”

周阿婆笑着说:“我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愿意学扎染、学竹编,咱们的老手艺终于有救了!”

夕阳下,林家村的非遗文创工坊里,村民们还在忙碌着——有的在染布,有的在编竹篮,有的在做陶艺,工坊里满是欢声笑语。林悦站在工坊门口,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些老手艺不仅没有消失,还在以新的方式焕生机;而林家村,也在这些老手艺的陪伴下,变得越来越有魅力,越来越有温度。

苏然走过来,轻轻握住林悦的手:“你看,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老手艺,就像村里的老槐树,只要好好呵护,就能枝繁叶茂,代代相传。”

林悦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是啊,这不仅是老手艺的传承,更是咱们乡村文化的传承。只要这些老手艺在,林家村的根就在,咱们的乡愁就在。”

远处的老戏台前,几个孩子拿着刚做好的竹编小筐,在阳光下奔跑嬉戏,筐沿的竹屑在风中轻轻飘落,像是在诉说着老手艺与乡村的故事。林悦知道,这场让老手艺焕新生的乡村突围,才刚刚开始,而未来,还有更多的美好在等着他们。

喜欢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