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到80年代小媳妇 > 第121章 故园新潮起初心照前路(第1页)

第121章 故园新潮起初心照前路(第1页)

第章:故园新潮起,初心照前路

林悦坐在奔驰轿车的后座,指尖轻轻拂过车窗上凝结的薄霜。车窗外,八十年代末的青山县正以肉眼可见的度褪去旧貌——曾经坑洼的土路被平整的水泥大道取代,道旁的土坯房变成了红砖墙亮玻璃窗的新式民居,甚至能看到几家挂着“卡拉ok”“录像厅”招牌的门店,霓虹灯管在冬日的晨光里泛着新鲜的光晕。

“妈,爷爷说村口的老槐树还在呢,就是旁边盖了个小广场,上次我视频的时候看见有人跳广场舞。”副驾驶座上,十七岁的林晓语回头晃了晃手机,屏幕里还停留在和爷爷林建国视频的界面。小姑娘穿着米白色的羽绒服,马尾辫上别着珍珠卡,眉眼间既有苏然的清隽,又带着林悦年轻时的灵动。

驾驶座上的苏然闻言轻笑,抬手调整了一下空调温度:“你爷爷现在可是村里的‘老干部’,广场舞队的领舞都得听他的建议,说要选符合‘新时代农民风貌’的曲子。”

林悦忍不住弯了弯嘴角。距离她和苏然结婚已经过去了十八年,食品加工厂早已从当初的小作坊展成覆盖三省的“悦然食品集团”,旗下的“山村记忆”系列农产品更是成了央视扶贫助农节目里的常客。而她和苏然,也从当年并肩闯事业的年轻夫妻,变成了如今儿女双全、仍在为乡村振兴奔走的“老兵”。

这次回青山村,一是为了参加村里“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的挂牌仪式——这是悦然集团联合县农业局打造的项目,专门培育适合山区种植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二是因为林建国前段时间在电话里提过,村里想修一条连接山外的旅游公路,却因为部分村民对土地补偿有分歧,项目一直卡着壳,想让林悦回来帮忙拿拿主意。

轿车缓缓驶入青山村,村口的老槐树立在寒风里,枝桠遒劲,树干上还挂着村委会新做的红灯笼。树下围了不少村民,看到苏然的车,都热情地挥起手来。

“是悦然和苏然回来啦!”

“晓语也回来啦,这丫头都长这么高了!”

“快到家里坐,我刚蒸了红薯!”

林建国拄着拐杖从人群里走出来,身上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头虽然白了大半,精神头却十足。他上前握住林悦的手,掌心粗糙却温暖:“回来就好,路上冷不冷?你奶奶在厨房炖着鸡汤呢,是后山散养的老母鸡。”

“爸,我们不冷,路上挺顺的。”林悦笑着帮父亲理了理衣领,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村民,大多是熟悉的面孔——当年帮她澄清流言的王大娘,给她找工厂场地的村支书李大叔,还有跟着她一起在食品厂起步的几个老工人。只是岁月在每个人脸上都刻下了痕迹,当年的青壮年如今多已两鬓染霜。

“大家别围着了,让悦然他们先到家歇脚,晚上村委会摆了桌,咱们再好好聊!”村支书李大叔洪亮的声音响起,村民们这才笑着散开,三三两两地跟在后面,七嘴八舌地说着村里的新鲜事。

林悦家的老房子早已翻新过,原来的土坯房变成了两层小楼,院子里种着奶奶打理的腊梅,正开得热闹。走进客厅,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合影——那是去年悦然集团成立十五周年时拍的,照片里林悦和苏然站在中间,两边是集团的老员工和青山村的代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悦然啊,你上次让我统计的村里闲置土地,我都整理好了,”林建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个蓝色的笔记本,翻开递给林悦,“一共是三十二亩,大多在山脚下,以前种玉米产量低,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基本都荒着。”

林悦接过笔记本,上面的字迹工整,每块地的位置、面积、土壤情况都记得清清楚楚。她翻到最后一页,看到角落里写着一行小字:“老王家的两亩地,他儿子想用来盖房子,不愿意流转。”

“爸,是不是因为补偿的事没谈拢?”林悦抬头问道。

林建国叹了口气:“可不是嘛。老王儿子在城里打工,说以后要回村养老,想把地留着盖个小二楼。咱们给的流转费是每年每亩八百块,比种玉米划算多了,但他就是不同意,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

苏然放下手里的茶杯,轻声说:“其实也能理解,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不一样。要不咱们换个思路,比如帮他规划一下宅基地,在不影响公路和种植基地的前提下,满足他的需求?”

林悦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嬉戏的几个孩子——那是村民家的孩子,穿着干净的羽绒服,手里拿着彩色的气球。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时,村里的孩子大多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冬天连棉鞋都没有,她不禁感慨,这几十年的变化,就像一场漫长的梦。

“妈,我去看看奶奶!”晓语蹦蹦跳跳地跑进厨房,不一会儿就传来祖孙俩的笑声。

林悦回头看向苏然,他正低头看着笔记本上的土地分布图,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鬓角的白格外显眼。这些年,他们一起经历了工厂的滞销危机、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新领域的开拓难题,却始终相互扶持,从未放开过彼此的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想什么?”苏然抬头,刚好对上林悦的目光,眼底满是温柔。

“在想,咱们刚认识的时候,你还是个戴眼镜的知青,穿着洗得白的蓝布衫,”林悦笑着回忆,“那时候我怎么也想不到,咱们以后会一起做这么多事。”

苏然放下笔记本,走到林悦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我也没想到,当年在集市上遇到的那个卖蔬菜的小姑娘,会成为我一生的伴侣,还能带领这么多人过上好日子。”

两人相视一笑,不需要太多言语,彼此的心意早已了然。

下午,林悦和苏然去了村委会,和村支书、村主任还有几个村民代表一起商量公路和种植基地的事。会议室里生着煤炉,暖烘烘的,墙上挂着“青山村乡村振兴规划图”,红色的线条勾勒出未来的展蓝图。

“公路要是能修通,咱们村的土特产就能更快运出去,游客也能更容易进来,”李大叔激动地说,“到时候咱们可以搞农家乐,卖山野菜、土鸡蛋,让村民们多一份收入。”

“种植基地那边,咱们计划种蓝莓和猕猴桃,都是适合山区气候的,”林悦打开带来的资料,“悦然集团会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成熟后负责收购,这样村民们不用担心销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