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八零年代免费阅读全文 > 第115章 故友归乡 (第1页)

第115章 故友归乡 (第1页)

第章:故友归乡:旧厂困境与乡村振兴的新机遇

深秋的清晨,薄雾还未散尽,林悦就被窗外的喧闹声惊醒。她披了件外套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往下看——厂区门口围了不少人,几个穿着旧工装的中年男人正和保安争执,为的那人头花白,脊背却挺得笔直,侧脸的轮廓让林悦觉得有些眼熟。

“怎么了?一大早这么吵。”苏然揉着眼睛走过来,从身后轻轻环住林悦的腰。

林悦指着楼下:“你看门口那人,是不是有点像……老陈?”

苏然凑近窗户仔细一看,眉头瞬间舒展开:“还真是他!陈建国怎么回来了?”

两人匆忙换好衣服下楼,刚走到门口,就听到老陈的大嗓门:“我找林悦!找苏然!我是陈建国,当年跟他们一起跑过运输的老陈啊!”

“老陈!”苏然快步走上前,一把抓住他的手,“真是你!你不是十年前就去南方展了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老陈转过身,看到林悦和苏然,眼眶一下子红了。他用力拍了拍苏然的肩膀,又握了握林悦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回来看看,也想找你们帮帮忙。这几年在南方混得不好,老家的厂子也快撑不下去了……”

林悦看着老陈憔悴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年“悦然食品”刚起步时,老陈有一辆二手货车,经常帮他们拉原料、送产品,不管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耽误过。后来南方物流行业兴起,老陈觉得机会多,就带着全家迁去了广州,这些年偶尔有电话联系,却一直没见过面。

“有什么事咱们进去说,别在门口站着了。”林悦侧身让开道路,把老陈和他带来的几个工人让进了办公室。

泡上热茶,老陈才慢慢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他去南方后,先是帮人跑运输,后来攒了点钱,就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小型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传统点心。一开始生意还不错,可近几年,大型连锁食品企业不断扩张,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工厂的利润越来越薄。上个月,合伙人卷走了仅剩的资金跑路,留下一堆烂摊子,工人的工资也欠了三个月没。老陈走投无路,想起老家还有间闲置的旧厂房,就带着几个愿意跟着他的老工人回来了,想重新创业,可手里没钱没资源,实在没办法,才想到来找林悦和苏然帮忙。

“我知道你们现在是大老板了,可能看不上我们这小厂子。”老陈喝了口茶,语气有些局促,“可那些工人都是跟了我十几年的老兄弟,家里都等着钱开锅呢。我实在没办法了,才厚着脸皮来找你们……”

“老陈,你这话就见外了。”林悦打断他,“当年咱们一起打拼的时候,你帮了我们多少忙?现在你有困难,我们怎么能不管?”

苏然也跟着说道:“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你先说说,你现在具体有什么困难?是缺资金,还是缺技术,或者是销路的问题?”

老陈没想到他们这么爽快,激动得嘴唇都在抖:“都缺!都缺啊!老家那厂房还是我父亲那辈留下的,设备早就老化了,想更新设备没钱;工人虽然有经验,但现在的生产标准和销售模式都跟以前不一样了,我们也摸不透;最关键的是,就算生产出产品,也不知道往哪儿卖……”

林悦和苏然对视一眼,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乡村振兴,鼓励本土企业展特色产业。老陈的工厂生产的是传统点心,正好符合当下消费者追求健康、怀旧的消费趋势,只要加以改造升级,未必没有机会。

“老陈,你的工厂在哪里?我们今天正好有空,去看看吧。”林悦放下茶杯,站起身。

老陈连忙点头:“在城郊的红星村,离这儿不远,开车二十分钟就能到。”

一行人驱车前往红星村,路上,老陈指着窗外告诉林悦和苏然,这几年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大片农田荒芜,原本热闹的村庄变得冷冷清清。他的旧厂房就在村东头,原本是村里的集体粮库,后来卖给了老陈家,这些年一直闲置着。

车子驶进红星村,眼前的景象果然如老陈所说。泥泞的小路两旁,低矮的土坯房错落有致,偶尔能看到几个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看到他们的车经过,都好奇地望过来。

“前面就是了。”老陈指着不远处一座红砖墙的院子,院子的铁门锈迹斑斑,上面挂着一把大锁,门楣上“红星食品厂”的招牌已经褪色,只剩下模糊的字迹。

老陈打开锁,推开铁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几间厂房的窗户玻璃碎了不少,风吹过,出“呜呜”的声响。走进主厂房,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几台生锈的旧机器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地上散落着不少灰尘和碎屑。

“这里以前是村里的粮库,后来改成了食品厂,我父亲当年就是这儿的厂长。”老陈走到一台旧和面机前,轻轻抚摸着冰冷的机身,眼神里满是怀念,“我小时候经常来这儿玩,看着父亲和工人们一起做点心,那时候厂里的香味能飘满整个村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悦看着眼前破败的景象,又想起老陈刚才的话,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红星村有闲置的厂房和劳动力,老陈有传统点心制作的技术和经验,而“悦然食品”有资金、技术和销售渠道,如果能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不仅能帮老陈盘活工厂,还能带动红星村的经济展,正好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

“老陈,你想不想把工厂重新开起来,而且做得比以前更大?”林悦转过身,认真地看着老陈。

老陈愣了愣,随即摇了摇头:“想啊,怎么不想?可没钱没技术,怎么开?”

“钱和技术我们可以帮你解决。”苏然接口道,“我们‘悦然食品’可以和你合作,共同投资改造红星食品厂。我们出资金更新设备、提供技术支持,你负责生产管理,产品生产出来后,可以通过我们的销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利润方面,我们按投资比例分成,你看怎么样?”

老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激动地抓住林悦和苏然的手,反复确认:“真的?你们真的愿意帮我?”

“当然是真的。”林悦笑着点头,“不过,我们有几个条件。第一,工厂的生产标准必须按照‘悦然食品’的要求来,确保产品质量;第二,优先招聘红星村的村民进厂工作,尤其是那些困难家庭;第三,我们要把红星食品厂打造成传统点心文化传承基地,不仅要生产产品,还要让更多人了解传统点心的制作工艺。”

老陈连忙答应:“没问题!没问题!都听你们的!只要能让工厂重新开起来,能让村里的人有活干,我什么条件都答应!”

旁边的几个老工人也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林悦和苏然的帮助。

当天下午,林悦就安排了技术部和财务部的人员前往红星食品厂,对厂房和设备进行评估。技术总监老周在现场勘查后,给出了初步的改造方案:先要对厂房进行翻新,加固墙体、更换门窗、安装通风和消防设备;其次要更新生产设备,引进全自动和面机、成型机和包装机,提高生产效率;最后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确保每一批产品的质量都能达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