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宋大智,陆明桂就冷了脸:“他要是有什么想法,就叫他来跟我说。”
“你放心,家里的田本来就有你的一份。”
“再说了,宋大智不种地也不会饿死,当初你爹还在世的时候,他跟着你爹学过打猎,也勉强算是一把好手。”
“要不是他太懒,如今大房一家的日子还要好过!”
“哼,他还敢有什么想法?”
陆明桂越想越气:“我还没有找他算账,当初我让他给你找个和善人家做学徒,他倒好,找了个这样的人家!”
“也不知道是瞎了眼还是猪油蒙了心!”
陆明桂如今是愈不喜宋大智一家子了。
钱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她这个乡下婆子不知道,宋大智也不知道找人打听打听?
她不过是在钱家门口闹了一闹,就听见不少人说钱家的不是。
这说明钱家的人品坏得很,而且是众所周知的坏!
只需要稍稍打听一下就能知道,但宋大智还是把自己的亲弟弟送了进去!
这不就是欺负小冬是个老实孩子吗?
她又安慰道:“如今你被磋磨了这么久,娘看你瘦的很,索性先在家种地吧。”
“顺便将养着身子,至于将来的事,走一步算一步,船到桥头自然直。”
宋小冬还还是皱着眉头,他觉得未来一片茫然。
陆明桂打趣他:“好了,小小年纪怎么像个老头子?”
“回家了还不高兴点?”
这下宋小冬眼里总算有了点笑模样,身杆子都直了一些,倒是有些少年朝气的样子。
陆明桂看着他干裂的嘴唇,想着这都快中午了,儿子还水米未进,自己也有些饿了。
“走,先去吃点东西。”
“这会子回去还要烧饭,到家都要傍晚了,人都饿的不行了。”
还是那句话,经历过荒年的陆明桂现在是一点也饿不得,该吃就要吃。
她便拉着宋小冬进了面馆。
宋小冬没想到从前节俭的娘竟然带着自己下馆子。
他忙道:“娘,我,我不饿。”
陆明桂一瞪眼睛:“不饿?你当我没看见你早上端的那碗东西?”
“还是当我不知道你没吃早饭?”
说罢不等宋小冬说话,就花了六文钱买了两碗素汤面。
素汤面里面是没有肉的,但是煮面用的是肉汤,撒了葱花和青菜。
碧绿的葱花浮在雪白的面条之上,香气飘散,让人食欲大动。
娘俩你一碗我一碗吃了起来,最后连汤都喝了个干干净净。
陆明桂这才觉得肚里不空心里不虚,整个人好似重新活了过来。
再一看宋小冬也是一脸满足。
吃完了面,母子俩没有坐牛车,沿着官道慢慢朝永丰村回去。
这一路说说话,时间倒是过得很快,等回了村里,已经是过了晌午。
不少人看见小冬大白天回来都有些稀奇。
“这是咋了,大白天就回来了?那钱木匠舍得放你回家休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