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姐一听忙不迭点头:“对啊,我咋给忘了?”
“大娘,你挖野菜的附近肯定能找到芦苇叶。”
“那咱就这么说定了!”
李子安插嘴:“该买的东西,你们放心大胆的买,钱我来出!”
杨大姐冲陆明桂挤眉弄眼:“听见了?老板跟咱们报销呢,可劲儿造吧!”
“多包点,到时候我就多吃点。”
“那行,我回去就准备准备。”
陆明桂说着就急急忙忙想走。
李子安阻拦:“大娘,您别急啊,今天还没有学认字呢。”
“粽子重要,认字更要紧!”
陆明桂慌忙停下脚步,差点忘了这事。
但是她着急啊,两边的时间不一样,要采粽叶包粽子,事情不少,可别耽误了卖粽子!
李子安都说了,若是粽子卖得好,就能给他带来生意。
这件事是自己难得能帮到他的地方。
只是不管怎样,眼下她还是老老实实坐下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好在李子安看出她的心不在焉,教了一个小时就放人离开。
离开前,陆明桂拿了店里一袋子糯米,一小袋红豆,还有杨大姐买回来的猪肉和蜜枣。
这才回了家去。
这么多东西自然不能直接拿出来,宋小秋还在家呢。
她跟闺女说:“娘出去一趟,一会回来。”
然后挎着篮子出门,直奔村东头的芦苇荡。
说是芦苇荡,其实并不算大,水位下降,露出了一部分芦苇根部。
不过芦苇长得还是极好,翠绿的茎秆上错落长着芦苇叶,最顶上的叶片还紧紧包裹在一起。
陆明桂挑选着茎秆中间偏上部位的芦苇叶摘,这个地方的叶子翠绿,大小正好适合包粽子。
不像下面的叶子又老又硬,也不像顶端的叶子还偏小。
就这么抓住叶片,朝反方向用力一拽,一片完整的芦苇叶就被撇了下来。
竹篮里慢慢堆满了芦苇叶。
她一边摘一边还默念今天学的字:“王先生,白先生,坐在石头上,就是碧绿的碧。”
“一只狗,两张口,就是哭。”
“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就是蒜。”
这么念叨着,手上倒是没停过,嗖嗖嗖,快得很。
直到估摸着差不多够今天包的,陆明桂才连忙往家走。
宋小秋照旧带着满满去捡柴了,沈菊叶也在房里。
趁着家里没人注意,陆明桂把从菜市场带来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先将糯米和红豆泡上,再将芦苇叶清洗一遍,泡在水里,确保上头没有灰尘和虫子。
再去将肉切成大块,用酱油等调味料腌起来,这是用来包肉粽的。
宋小秋这时候也回来了,看着堂屋里摆着糯米和肉很是惊讶。
“娘,您这是要包粽子?五月节还没到呢!”
再说了,往年五月节,家里只包几个白米粽子吃,算是过节了,今年咋又是肉又是蜜枣的?
别的不说,这蜜枣看着就像是金丝琥珀蜜枣,家里能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