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总比没有好。
陆明桂就对她大哥说:“既然杏花娘家都挖野菜了,那叫穗儿家也挖野菜。”
陆穗儿是她侄女,大哥的小女儿,早已经嫁人生子。
“我记得穗儿家也不富裕,能给家里添点进项也好。”
陆文礼眼中隐有泪光,其实妻子已经偷偷给穗儿塞了些铜钱,但是救急不救穷。
要是穗儿家也能挖野菜,也真是不错。
“哎,哎,我这就顺路去穗儿家一趟!她肯定高兴!”
等到三人回去的路上,陆永康又说起赵杏花来:“一筐野菜十五文你还嫌少?”
“你知道十五文有多难赚?还敢挑三拣四?”
赵杏花扁了扁嘴:“一筐野菜十五文,本就很少!也就能买三斤糙米。”
那可是半人高的大柳筐!
“再说了,小姑给你们多少文?怎么着也不会是十五文一筐吧?”
听她这样说,陆永康就看了一眼他爹,果然陆文礼脸色不好看。
他心底叹了口气,自己这个媳妇啊,眼里把娘家兄弟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婆家。
总是觉得她娘家最好,兄弟们最重要。
“杏花啊,小姑给咱家的多,那是因为爹和二叔跟小姑感情深,三家人像一家人。”
“可她凭什么给你兄弟多?能给十五文,那都是看在陆家的面子上。”
“再说了,挖一筐就有十五文,你兄弟多挖几筐,钱不就多了?”
赵杏花嘟囔:“外头请工匠,一天都要二三十文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这个娘们可真是不讲理,外头的工匠可都是有手艺,你那些兄弟会什么?”
“再说了,这活计,你兄弟,你弟媳妇,还有他们家的娃儿,一家老小都能干!”
“一天能挖个三筐吧?”
“不比工匠还强?”
赵杏花表情木讷,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陆文礼见她如此,也开了口:“我给你算一笔账。”
“我们家有十五亩地,最好的年景里,也不过能收成二十石粮食,且算能换二十两银子。”
“你娘和你织布一年可能落下个一两银子,且算是二两银子吧。”
“如今要交辽饷、剿饷、练饷,要花三四两银子。”
“再去掉一年的口粮,我们家四个大人,三个孩子,就算十五石吧,也算十五两银子。”
“再存好来年的种子,家里的花销,还有人情往来,估摸着也要两三两银子。”
“一年下来,几乎是分文不剩。”
他说着就是叹气:“这些我还没算生病啥的。”
主要是如今生了病只能硬抗,若是买药,那真是个无底洞。
又说:“如今趁着农闲时候,挖野菜去卖些钱,落在手里就是余钱。”
“能把漏了的屋顶补了,能把欠了的债还了,说不定还能给娃儿扯块布做件新衣裳。”
“这不是天大的好事?”
“你可莫要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说着也没去看这个儿媳妇,左右人心隔肚皮,说的再多,她听不进去也没用。
……
等娘家人走了,陆明桂就和家里人打趣:“外头人挖野菜或者包粽子,都是给了工钱的。”
“咱们自家人,也该给些,给你们做体己钱。”
说着就数出铜钱要给几人分钱。
宋小秋笑弯了腰,摇头拒绝:“娘,您这是干啥?”
“家里不缺吃不缺穿,要钱干啥?”
沈菊叶也不肯拿,宋小冬就说:“娘,钱您收好,我们没地方要花钱的。”
陆明桂见状,也就作罢。
喜欢古代老妇有空间,直通现代菜市场请大家收藏:dududu古代老妇有空间,直通现代菜市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