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楚云飞 > 第21章 入学考验(第1页)

第21章 入学考验(第1页)

保定城西,新筹办的陆军军官学堂就坐落于此。虽是草创,但高耸的砖石门楼、环绕的壕沟铁丝网,以及门口持枪肃立、军容整肃的卫兵,无不透出一股与城内慵懒旧气截然不同的森严气象。今日,正是学堂面向全国招考期学员的日子。

学堂大门外的空地上,黑压压地聚集了数百名前来应考的青年。他们衣着各异,有长衫马褂的书生,有短打装扮的武备学堂学生,甚至还有几个穿着旧军装的年轻军官,但无一例外,眼中都闪烁着渴望与志忑。楚云飞和方梦雄便置身于这人海之中。

方梦雄看着周围摩肩接踵的考生,不禁咂舌:“楚兄,竟有这许多人!看来这入学资格,争夺甚是激烈。”

楚云飞目光平静地扫过人群,微微颔。他看得出,这些青年大多精气神饱满,是这时代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他心中并无波澜,越时代的视野和知识,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梦雄,沉住气。考试重在真才实学,人多未必是坏事,正好可辨良莠。”楚云飞低声道,他的沉稳感染了略显紧张的方梦雄。

经过严格的初检(核对保荐信、查验身份、测量身高体魄),数百名考生最终只剩下约百余人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笔试。考场设在学堂内一间临时腾出的大库房里,桌椅简陋,气氛凝重。

笔试科目繁多,国文、算学、格致(物理化学)、中外历史地理,最后还有一场专门的军事理论问答。前面的科目对楚云飞而言并无难度,他下笔如飞,思路清晰,尤其是格致和算学,其解答的简洁与精准,让偶尔巡场的老学究教官都忍不住驻足多看几眼。

然而,真正的考验,在于最后一场——军事理论。

试卷上的题目,多是些“论孙子兵法之要义”、“步骑炮协同之基础”、“要塞防御之要点”等传统或基础的军事问题。对大多数考生而言,能引经据典,结合一些近代战例(如日俄战争)进行阐述,便算上佳。

但楚云飞看着这些题目,却陷入了沉思。简单地用这个时代的军事观念作答,对他而言易如反掌,但这并非他所愿。他来到此地,不是为了成为另一个旧式军官。他要做的,是播撒种子,哪怕最初只被视作异端。

他提笔蘸墨,略一沉吟,便开始作答。他没有停留在对古典兵法的阐释上,而是直接切入对现代战争本质的思考。

在“步骑炮协同”一题下,他并未满足于论述兵种配合的重要性,而是大胆提出了“火力为核心,信息为枢纽”的协同理念,强调了无线电通讯(此时尚属尖端)在未来战场指挥中的决定性作用,甚至隐约提到了“战场透明度”和“指挥效率”的概念。

在“要塞防御”一题中,他一方面肯定了坚固工事的作用,另一方面却笔锋一转,指出在日益强大的炮兵火力面前,静态要塞的脆弱性,进而引出了“弹性防御”、“纵深配置”、“机动反击”等越时代的防御思想,其核心是保存自己、消耗敌人,而非固守一地。

最让阅卷教官们瞠目结舌的,是他在一道开放性题目“论未来陆战之展趋势”下的答卷。他清晰地勾勒出“技术装备比重不断提升”、“专业化兵种细分(如工兵、通讯兵、后勤兵种)”、“小单位独立作战能力要求增强”、“战争对国力尤其是工业潜力的依赖空前加大”等趋势,其洞察力之深远,仿佛亲眼目睹了未来数十年的战争演变。他甚至谨慎地提及了“制空权”的萌芽概念,虽然此时莱特兄弟的飞机诞生还没几年,在军事上几乎无人重视。

楚云飞的笔迹工整有力,论述逻辑严密,引证丰富(他巧妙地将一些未来观念包装成对西方最新军事着作的“推演”和“思考”)。但当几位被临时抽调来阅卷的教官(多是留日士官生或北洋旧军官)看到这份答卷时,库房旁的小阅卷室内,顿时炸开了锅。

“荒谬!荒谬绝伦!”一位留着八字胡、思想保守的刘教官将楚云飞的答卷拍在桌上,气得胡子直抖,“火力核心?无线电指挥?战场透明?此子分明是痴人说梦!视我辈多年所学为何物?骑兵冲击,白刃见红,方是制胜根本!”

另一位相对年轻的张教官却拿着答卷,反复阅读,眼中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刘教官息怒。此子之言,虽听起来惊世骇俗,但细思之下,却不无道理。日俄战争旅顺之役,日军重炮已显威力。其所言技术装备之要,似是对战争演变的一种……极端推演。”

“推演?我看是妄想!”刘教官怒道,“还有这‘弹性防御’、‘机动反击’,分明是动摇防御之决心!我辈军人,当有与阵地共存亡之志!此等言论,若流传出去,必惑乱军心!”

“但其对后勤、国力的论述,确实一针见血……”张教官试图辩解。

“哼,纸上谈兵谁不会?”旁边一位教官冷笑道,“考题是问未来趋势,他倒好,直接写起天书来了!我看此子,理论浮夸,不切实际,当属不合格!”

几位教官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谁。楚云飞的答卷,就像一块砸入死水的巨石,彻底搅乱了阅卷场固有的评判标准。他的观点太前,太锋利,以至于让这些习惯了既有军事体系的教官们感到本能的不安和排斥。

最终,这份充满“不合时宜”思想的答卷,被作为争议卷,直接送到了此次招考的主考官,也是学堂的实际负责人——那位以知兵、爱才、思想相对开明而闻名的蒋校长案头。

楚云飞并不知道他这份答卷引起的轩然大波。他平静地交卷,与方梦雄一同走出考场。夕阳的余晖洒在学堂空旷的操场上,拉长了他们的影子。

“楚兄,你最后那道未来趋势题,答得如何?我总觉得心中无底。”方梦雄问道。

楚云飞望着天边那抹绚丽的晚霞,淡淡一笑:“但抒胸中块垒,但求无愧于心罢了。结果如何,交由考官定夺吧。”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已穿透眼前的校舍,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喜欢穿越系列之楚云飞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系列之楚云飞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