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穿越楚云飞有系统 > 第25章 图上作业的碾压(第1页)

第25章 图上作业的碾压(第1页)

军校的课程,在日复一日的队列、体能和单兵技能训练之外,逐渐加入了更为核心的内容——战术理论教学与沙盘(图上)作业。这是检验学员是否具备军官潜质的关键环节,也是思想碰撞最为激烈的地方。

负责战术课程的教官姓李,是留日士官生出身,推崇日军的“白兵突击”精神和严谨的阵地战法,在学员中颇有威望。他上课一板一眼,要求极其严格,尤其强调对条令的死记硬背和对经典战例(如日俄战争中的旅顺、奉天会战)的模仿。

这日,课程内容是连级规模的进攻战斗组织。李教官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详细讲解了标准的进攻程序:炮兵准备、步兵展开、疏开队形接敌、火力掩护、刺刀冲锋……一套流程讲得清晰明了,是当时各国陆军的主流战术。

“诸位需牢记,进攻之胆魄,在于最后一刻的白刃突击!唯有刺刀见红,方能摧垮敌之意志,夺取最终胜利!”李教官敲着黑板,声音铿锵。

大部分学员都在认真记录,唯恐漏掉细节。方梦雄也奋笔疾书,眉头紧锁,努力消化着这些复杂的程序。孙大勇则听得一头雾水,只能死记硬背几个关键步骤。

楚云飞坐在后排,面色平静,心中却微微摇头。这套战术,在机枪已然显出威力的时代,无异于让士兵排队送死。过分强调精神力量和一成不变的流程,缺乏灵活性和对技术装备效能的极致利用。

理论讲解完毕,便是沙盘推演。李教官设定了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带进攻想定:蓝军(守)一个加强连,依托有利地形和简易工事防御;红军(攻)一个标准步兵连,任务是在炮火支援下夺取蓝军阵地。

学员们被分成若干小组,轮流扮演红军指挥官进行推演。前面几组的表现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按照课堂所教,按部就班地进行炮火准备(沙盘上用小旗标识炮击区域),然后步兵成散兵线展开,缓慢推进,最后在象征性的“冲锋号”中起攻击。结果往往是在接近蓝军阵地时,被假设的“猛烈侧射火力”和“手榴弹”大量杀伤,进攻受挫,甚至被反冲击击溃。

李教官逐一讲评,指出问题无非是“步炮协同不够紧密”、“队形控制不佳”、“冲锋决心不坚决”等等,核心还是强调要更严格地执行既定战术。

轮到楚云飞所在的小组。同组的学员看向楚云飞,目光中带着期待,毕竟楚云飞的理论成绩有目共睹。楚云飞没有推辞,走到巨大的沙盘前。

他没有立即部署兵力,而是仔细端详着沙盘上的地形,手指轻轻划过几条不起眼的干涸河沟和植被茂密的缓坡。他沉默的时间比前面所有人都长,李教官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有些不耐。

终于,楚云飞开始动了。但他接下来的举动,让所有学员,甚至李教官,都愣住了。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将主攻方向放在相对平坦的正面对峙区域,而是将绝大部分兵力(约两个排)悄无声息地沿着那条最不起眼、被认为难以通行的干河沟,标注为“迂回部队”。他只留下一个班(加强了一挺模拟的机枪)在正面,进行极其稀疏的佯动射击,吸引守军注意力。

“楚云飞!你这是在做什么?”李教官忍不住出声,“主攻方向选择错误!兵力配置严重失衡!一个班在正面能形成有效压力吗?迂回路线如此崎岖,部队如何机动?等你迂回到位,正面部队早已被敌人吃掉了!”

楚云飞抬起头,目光平静:“教官,兵者,诡道也。正面强攻,正中敌下怀,乃下策。我的意图是,以正合,以奇胜。”

他不再多言,开始推演。正面那个班进行零星的、毫无规律的射击,成功吸引了蓝军大部分火力观察。而与此同时,他指挥的那支“迂回部队”在沙盘上以惊人的度(楚云飞设定该部轻装急行军,舍弃部分不必要的负重)沿干河沟隐蔽机动。

更让李教官吃惊的是,楚云飞对时间的把握极为精准。他设定迂回部队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突然出现在蓝军防御最为薄弱的侧后翼!此时,蓝军的注意力还被正面零星但恼人的射击所牵制。

“就是现在!”楚云飞低喝一声。迂回部队如同神兵天降,不待完全展开,便以班组为单位,集中自动火器(他假设该部加强了两支冲锋枪——此时虽罕见,但并非没有)和手榴弹,对蓝军指挥部和炮兵观测所等关键节点起了迅猛、短促的突击!他称之为“重点突击,打敌要害”。

守军顿时陷入混乱,指挥中断,侧翼暴露。与此同时,正面那个班突然加强了火力射击,造成正面也要动总攻的假象。

蓝军顾此失彼,阵脚大乱。楚云飞根本不给他们调整部署的时间,命令迂回部队一部继续向内卷击,一部直插其撤退路线上的要点。短短几个推演回合,原本看似坚固的蓝军防线竟土崩瓦解,红军以极小代价(主要损失在正面佯攻的那个班)达成了作战目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个推演过程,快、狠、准!完全颠覆了之前所有学员按部就班的模式,强调的不是硬碰硬的火力交换和勇气比拼,而是度、奇袭、以及对于关键节点的致命一击。这已经隐隐有了后世“闪电战”和“重点突击”理论的雏形!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学员都目瞪口呆,他们从未想过,战斗还可以这样打!这完全出了教材和李教官所讲授的范围。

李教官的脸色变了又变,他从最初的惊愕,到中间的试图反驳,再到最后的沉默。他是懂军事的,他看得出来,楚云飞的打法虽然冒险,但背后蕴含的战术思想——机动、突然性、打击重心——极其犀利,而且逻辑上完全成立!这简直是对他奉为圭臬的阵地战法的一次无情“碾压”。

“楚云飞……”李教官的声音有些干涩,“你……这种战法,依据何在?如此大胆的迂回和突击,后勤如何保障?通讯如何畅通?若被敌军识破,迂回部队将有去无回!”

楚云飞不卑不亢地回答:“教官,战术无定式。此战法之要,在于情报准确、部队精锐、行动迅猛。至于后勤通讯,正是我辈需要着力解决和完善之处。若事事因循守旧,何以克敌制胜?日俄战争,日军正面强攻旅顺,伤亡惨重,是否也应反思,有无更优之策?”

他引用的正是李教官常挂嘴边的战例,但得出的结论却截然不同。

李教官被问得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却无法在战术层面上彻底驳倒楚云飞。他最终冷哼一声:“哼,纸上谈兵!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岂是沙盘儿戏!此次推演……红军战术运用……出其不意,判定有效!但切勿以为此乃正道!下课!”

说完,他几乎是有些狼狈地匆匆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学员们围住楚云飞,七嘴八舌地询问、讨论,目光中充满了惊奇、敬佩,甚至是一丝敬畏。方梦雄激动地拍着楚云飞的肩膀:“楚兄!神了!真是神了!原来仗还能这么打!”

孙大勇虽然不太明白其中的奥妙,但看到众人对楚云飞的佩服,也咧开大嘴,与有荣焉。

楚云飞平静地接受着众人的注目,心中并无多少得意。他知道,这只是一次理念的展示,是投向这潭死水的一颗石子。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些前的思想,被接受,被理解,最终被实践。

这次“图上作业的碾压”,不仅震撼了同学,更引起了教官层,甚至更高层(消息很快会传到蒋百里耳中)的极大关注。楚云飞这个名字,在保定军校,不再仅仅是一个“理论尖子”,更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代表着某种未知变革力量的“异数”。

喜欢穿越系列之楚云飞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系列之楚云飞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