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太子妃娘娘的陪嫁 > 第2章 皇城暗涌与北境秘辛(第2页)

第2章 皇城暗涌与北境秘辛(第2页)

苏璎珞微微一怔,随即摇了摇头,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些许苦涩与决然的弧度:“从我答应嫁入东宫,或者说,从我出生在苏家的那一刻起,恐怕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这条路注定荆棘密布,但走下去,或许还能窥见一线生机,若原地停留,唯有粉身碎骨。”

她的回答,冷静得近乎残酷,却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处境。没有退路,唯有前行。

皇甫宸沉默地看着她,黑暗中,他的眼神似乎柔和了些许。他伸出手,似乎想拍拍她的肩膀,但指尖在空中停顿了一瞬,最终还是收了回去,只低声道:“好好休息。需要什么,尽管吩咐青黛。北境相关的古籍资料,我会让人抄录一份送过来,你可以先熟悉一下。”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寝殿,高大的背影融入殿外的夜色中。

苏璎珞独自坐在昏暗的殿内,感受着腕间银镯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冰凉触感,以及那丝指向北方的微弱牵引。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她的心,却奇异地安定下来。有了明确的目标,总好过在迷雾中挣扎。

接下来的日子,苏璎珞更加专注于自身的恢复。她不再仅仅被动接受治疗,开始尝试主动引导那丝微弱的血脉之力,按照苏氏传承中一种最为温和基础的心法,缓慢滋养受损的经脉和丹田。过程极其缓慢且痛苦,如同用最细的绣花针一点点缝合破碎的丝绸,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但她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对真相的渴望,硬是坚持了下来。

青黛送来的汤药和药膳,她也开始留意其中的成分和药性,结合自己阅读的一些医药典籍,尝试理解其原理。她深知,要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不能永远依赖他人,必须尽快掌握自身恢复的主动权。

皇甫宸果然派人送来了一些关于北境地理、风物、传说,以及镇北王势力和北狄部落情况的资料,其中夹杂着几页关于北溟幽穴的古老记载的抄录残片。这些资料极为珍贵,许多都是外界难以接触的秘闻。苏璎珞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试图从字里行间拼凑出那个神秘之地的真实面貌。

从资料中,她了解到北境是一片广袤而残酷的土地。葬雪原更是被称为“生命禁区”,除了极度严寒和暴风雪,似乎还存在着一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诡异现象,比如能扰乱方向的“鬼打墙”,吞噬一切的“雪渊”,以及一些只在古老传说中出现的冰原异兽。镇北王萧擎天,作为帝国在北境的最高军事统帅,麾下“北疆铁骑”骁勇善战,但其家族世代镇守北疆,与中央朝廷的关系历来微妙,近年来更是渐有尾大不掉之势。北狄部落则是以游牧为生,民风彪悍,信奉萨满巫术,对富庶的中原一直怀有觊觎之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关于北溟幽穴的具体位置,所有记载都语焉不详,只模糊地指向葬雪原深处某个被永恒冰雪覆盖的峡谷。有传说称,那里是世界的尽头,是连接冥府的入口,任何靠近的生灵都会被冻结灵魂。也有野史笔记提到,曾有不畏死的探险者深入葬雪原,在濒死之际看到过峡谷中透出的幽蓝光芒,如同鬼火,吸引人前往,却无人能生还描述其内部景象。

越是了解,苏璎珞越感到北溟幽穴的神秘与可怕。但那腕间银镯的感应,却随着她身体的缓慢恢复和心神的集中,变得愈清晰起来。那是一种混合着呼唤、警示以及某种血脉相连的悸动,让她无法忽视。

就在苏璎珞潜心恢复和研读资料的同时,皇城内的暗涌并未停歇。这一日,皇甫宸在朝堂上遭遇了一次颇为凶险的难。

起因是兵部一份关于北境军饷和冬衣拨付的奏章。二皇子一系的官员,以国库空虚、需优先保障京畿为由,提出大幅削减北境军需,并要求镇北王萧擎天详细禀报历年军费开支,接受朝廷巡查。

这看似是正常的财政争议,实则包藏祸心。北境苦寒,冬季漫长,若军饷冬衣不足,极易引军队骚动,甚至酿成兵变。此举既能打击与二皇子不甚和睦的镇北王,又能给负责协调此事的太子皇甫宸制造难题——若支持削减,得罪镇北王,可能逼反边疆;若反对削减,则会被扣上“耗费国帑”、“结边将以自重”的帽子。

朝堂之上,双方唇枪舌剑,争论激烈。二皇子皇甫骁亲自下场,言辞恳切,大谈体恤民力、巩固中央的重要性,句句站在道德制高点。支持太子的官员则据理力争,强调北境安危关乎国本,不可轻忽。

关键时刻,一直沉默的皇帝忽然开口,将问题抛给了皇甫宸:“太子,你近日主持清查妖邪,于京城安危有功。对此事,你有何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皇甫宸身上。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试探。皇甫宸心知肚明,父皇此举,既是在考验他的平衡能力,也可能是在试探他与镇北王是否有私下联系。

他出列,神色从容,朗声道:“回父皇,儿臣以为,二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北境安危,确系国本,不可不虑;国库空虚,亦是实情,需精打细算。”

他先各打五十大板,随即话锋一转:“然,儿臣近日查阅北境军报,现北狄部落今冬异常活跃,屡有南下劫掠试探之举。值此敏感时节,若骤然削减军需,恐寒了边关将士之心,予外敌可乘之机。此非巩固中央,实乃自毁长城。”

他顿了顿,看向皇甫骁,语气平和却暗藏锋芒:“二弟心系黎民,缩减开支亦是良苦用心。不过,儿臣倒有一策,或可两全。近年来,各地皇庄、官营织造,多有产出盈余,库中积压旧物亦不在少数。何不以此部分盈余及积压物资,优先充作北境军需?既可解边关燃眉之急,又不至过度耗费现有国帑。同时,可派御史台干员,随物资一同前往北境,一则宣示朝廷恩典,安抚军心;二则亦可实地勘察军务,了解边关实情,为日后统筹规划提供依据。如此,既彰显朝廷对边关的重视,又体现了对财政的谨慎,不知父皇与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既驳斥了盲目削减军需的危险,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还将“巡查”变成了“宣恩”和“勘察”,弱化了针对镇北王的意味,显得公允而又顾全大局。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中立官员微微颔,表示赞同。

龙椅上的皇帝,深邃的目光在皇甫宸脸上停留片刻,看不出喜怒,最终缓缓道:“太子所奏,思虑周全,准其所请。此事,便由太子统筹办理。”

“儿臣领旨。”皇甫宸躬身,心中却无多少喜悦。他知道,这不过是暂时渡过一关,二皇子及其党羽绝不会善罢甘休。而北境之行,因着这次军需调动和御史巡查,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不易引人怀疑的切入点。退朝后,他立刻召见墨影,开始紧锣密鼓地部署。一方面,安排可靠之人负责物资调配和御史人选,确保此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则开始秘密遴选此次北行所需的精锐人手,并规划路线与预案。

皇城的风云变幻,似乎正悄然推动着命运的齿轮,向着那冰雪覆盖的北境缓缓转动。而苏璎珞在东宫的深院中,感受着体内一丝丝汇聚的力量,和腕间愈清晰的指引,她知道,离开这座黄金牢笼,直面真正风暴的时刻,即将来临。

喜欢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请大家收藏:dududu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