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古代太子妃的嫁衣 > 第12章 碑文共鸣与金殿博弈(第2页)

第12章 碑文共鸣与金殿博弈(第2页)

“我们……成功了?”癸二十二看着苏璎珞怀中的半块碑文,难以置信。

“只是拿到了钥匙,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苏璎珞抚摸着碑文上冰凉的刻痕,目光却投向了皇城的方向。碑文在手,意味着重启盟约、加固“镇渊”封印有了希望,但也意味着,他们将要直面那个连黑袍人都称之为“吾主”的、隐藏在更深处的恐怖存在。而皇城之内,皇甫宸的处境,恐怕比她这里更加凶险。

(场景转换)

皇城,金銮殿。

气氛凝重得如同山雨欲来。龙椅上的皇帝皇甫峻,面色比几日前提审皇甫宸时更加晦暗,浑浊的眼睛扫过下方跪了一地的御史和部分官员,最后落在独自站立、腰背挺直的太子皇甫宸身上。

“太子,众卿所奏,言你德行有亏,致使天象示警,东宫不宁,甚至牵连钦天监正暴毙,你……有何话说?”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皇甫宸身上,有担忧,有审视,更有毫不掩饰的恶意。二皇子皇甫骁站在宗亲队列中,低垂着眼睑,嘴角却难以抑制地微微上扬。

皇甫宸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单纯的辩解或推脱责任毫无意义,反而会显得心虚。他必须拿出足够分量的东西,来转移焦点,甚至反将一军。

他上前一步,朗声道:“回父皇,儿臣不敢妄言天象,然东宫近日确有异动,乃地脉阴煞之气外泄所致,此事已由玄青子道长确认。然儿臣以为,此非天罚,实乃人祸!”

“人祸?”皇帝眉头一皱,“此言何意?”

群臣也是一片哗然,纷纷交头接耳。

皇甫宸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弹劾他的官员,沉声道:“儿臣近日查阅宫内秘档,并得玄青子道长协助勘察,现皇城西北‘镇渊’之地,封印有所松动!此乃前朝高人与初代国师合力设下,用以镇压幽冥裂隙之关键所在!封印松动,致使地脉失衡,阴煞外泄,方是东宫不宁、乃至钦天监正遭遇不测之根源!此非儿臣之过,实乃守护皇城根基之职责所在,儿臣及时现并竭力应对,何来德行有亏之说?”

他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在朝堂上炸响!

“镇渊?”“幽冥裂隙?”这些词汇对大多数官员来说,陌生而骇人听闻!就连龙椅上的皇帝,瞳孔也是猛地一缩,显然知晓一些内情。

“胡说八道!”一名二皇子派的官员跳出来斥责,“太子殿下莫要危言耸听!什么镇渊、裂隙,分明是为掩盖东宫妖异之事编造的借口!”

“借口?”皇甫宸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份玄青子连夜赶写、加盖了道家印信的奏疏,“此乃玄青子道长亲笔所书,详述勘察结果及‘镇渊’之重要性。道长乃世外高人,德高望重,其言岂容置疑?况且,昨夜东宫阴气爆,侍卫多有伤亡,若非应对及时,恐已酿成大祸!此等关乎社稷安危之事,岂是儿戏?”

他直接将问题提升到了“社稷安危”的高度,将个人德行之争,扭转成了应对突危机的功过之辩。

支持皇甫宸的官员见状,立刻出列表态,称赞太子殿下临危不乱,及时现并处理重大隐患,有功于国。双方顿时在朝堂上激烈争论起来。

皇帝看着手中的玄青子奏疏,又看着下方争吵不休的臣子,脸色变幻不定。他深知“镇渊”的传说,也知道其重要性。若皇甫宸所言属实,那么问题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相比之下,那些关于太子妃的流言和所谓的“天象示警”,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

“够了!”皇帝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疲惫与威严,“镇渊之事,关系重大,朕自会派人详查。至于东宫异动,太子处置虽有不当,致使流言纷起,但念在其初衷是为稳定宫闱,且玄青子亦证实乃地脉之故,暂不深究。然,太子需谨言慎行,约束东宫,若再生事端,定不轻饶!”

这番表态,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保住了皇甫宸的太子之位,并将舆论焦点成功引向了更神秘的“镇渊”。二皇子一派的攻讦,被暂时化解。

皇甫宸心中稍定,知道这第一关算是过去了。但他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危机——“镇渊”封印和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并未解决。他必须尽快与取得碑文的苏璎珞汇合,找到加固封印之法。

退朝之后,皇甫宸快步返回东宫。他第一时间召来墨影,询问是否有南方传来的消息。当得知苏璎珞一行人已进入云雾山深处,暂时联络不上时,他心中的担忧更甚。

他走到窗前,望着南方天际,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个在古老祭坛中奋战的女子。

“璎珞……一定要平安回来。”他低声自语,手中紧握着的,是那枚已失去光泽、却依旧带着她一丝气息的破碎清心符。朝堂的博弈暂告段落,但关乎生死存亡的真正战斗,才刚刚拉开序幕。皇城与秘境,两条战线,两个人的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结在了一起。

喜欢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请大家收藏:dududu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