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胤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冉浮云,似乎想要透过她美丽的外表看到她内心深处的想法。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他轻轻叹了口气,然后慢慢说道:“爱妃所言甚是有理,朕深表赞同。然而,这张得水究竟能否信得过呢?如今朕身旁可信之人寥寥无几,容不得半点闪失”
冉浮云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种自信与从容。她轻声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忧,妾身曾与那张得水打过交道,对其家庭情况略知一二。他家境贫寒,唯有一位守寡多年的老母相依为命,这样的人往往容易被掌控。而且据妾身观察,此人品行端正,心地善良,对皇室更是忠心不二。只要陛下肯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臣妾相信他必定会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赵胤眉头微皱,目光凝视着远方,似乎在深思熟虑。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冉浮云的提议:"既然如此,爱妃觉得应该怎样安置张得水呢?"
冉浮云轻轻移步,靠近赵胤,压低声音说道:"陛下可以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召见张得水,让他重新回到朝堂担任职务,并向他暗示要去扳倒何尚书。与此同时,咱们还需要默默地搜集何尚书犯罪的确凿证据,等待最佳时机,一下子揭露出来。"
赵胤听后,微微皱起眉头,担忧地说:"然而,何尚书权势滔天,其朋党众多,想要扳倒他绝非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啊。"
"陛下,请您稍安勿躁。此事切不可急躁冒进。我们应当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当下首要之事,便是要想办法让张得水在户部有所建树,博得诸位同僚的认可与拥戴。此外,妾身亦将倾尽所能,善用宫中各方资源,竭力相助张得水搜觅证据。"冉浮云言辞坚定,眼神充满自信地回应道。
赵胤嘴角微扬,轻轻摩挲着冉浮云白皙如玉的柔荑,满含感慨地道:"爱妃实乃朕之肱股良妻啊!若此次得以顺遂除去何尚书及其党羽,朕必当赐予爱妃厚赏。"
冉浮云微微颔首,展颜轻笑,娇声道:"陛下英明神武。妾身岂敢奢求恩赐,惟愿陛下早日执掌大权,福泽苍生黎民。"
赵胤听后,原本紧绷着的脸色稍微放松了一些,但眼神中仍然流露出一丝迟疑和担忧。
冉浮云察觉到皇帝内心的挣扎,继续劝解道:“陛下啊,如今局势动荡不安、变幻莫测,可谓是多事之秋啊!在这种关键时刻,咱们绝不能优柔寡断,必须当机立断才行呐!此外呢,张得水跟那个何尚书之间可是有着深仇大恨呐!派他前去对付何尚书简直就是恰到好处哇!”
赵胤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愿意接受冉浮云的提议。
端水大师
紧接着,他们二人便开始共同商讨起具体的执行计划来……
冉浮云悠然自得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然后缓缓放下杯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既然圣上已经同意了这件事,那么圣上是否可以先谈谈目前朝廷里还有哪些人可以听候差遣呢?”
话音刚落,赵胤心中猛然一震,脸上露出惊愕之色,眼睛直直地盯着冉浮云。然而,仅仅一瞬间,他就迅速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暗自思忖道: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即便再怎么落魄潦倒,身边总归还是会有几个忠心耿耿之人愿意追随左右的。冉浮云定然是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猜到了这一点罢了。想到这里,赵胤定了定神,开口回应道:“爱妃所言极是。朕确实还有几位可信之人可用。”
“想当年朕初登皇位之时,除了身为皇子时期便拥有的那批暗卫外,更有一群拥护正统的老臣们倾力相助,正因如此,朕才能顺利地获得处理政务之权。而如今这群老臣皆明哲保身、退居二线矣。虽说朕执政初期对处理朝政一事并未上心,但在此过程之中亦有所收获——既发掘出数位可用之才,又觅得了几处可供突破之口。”
……
赵胤一面思索着,一面说道:“朕察觉到兵部尚书张去才似与虎符存在某种关联。”
冉浮云微微颔首,表示已知晓此事。
然而,赵胤对于冉浮云这般淡然的神情显然并不满意。
只见冉浮云微微一笑,缓声道:“妾身深知陛下心怀大志,但朝堂之事错综复杂,非得有充足的人力不可。唯有精心谋划、步步为营,方能确保万无一失,不致为人所掣肘。”
赵胤追问:“究竟尚需多久?”
“欲速则不达啊,陛下。良辰苦短,今夜,陛下不妨好生歇息一番。”冉浮云伸手轻搭于赵胤掌心之上,柔声笑道。
重活一世,有些人和事,冉浮云绝对不会错过,比如李夫人,比如面前的皇帝。
说起朝堂的事情,皇上的情绪明显被调动起来了,想比当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谁不想体验一下令下行至的感觉呢!
赵胤一脸迷茫地望着趴在自己身上的冉浮云,心里暗自嘀咕:“这个冉嫔,每次到了紧要关头就打住不说,难道是故意吊人胃口不成?”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月光下那迷人的小妖精身上时,嘴角却不由得微微上扬,发出一阵轻轻的笑声,仿佛一座冰山在瞬间融化开来。
回想起上次处理王总管一事,冉浮云竟然胆敢不听从命令,擅自行动;而如今,正当谈论得起兴时,她却又突兀地中断话题。这个冉浮云啊,实在是独树一帜,赵胤生平还未曾遇到过这样的女子。
其实,冉浮云之所以会突然停下谈话,并不仅仅是为了挑逗皇帝陛下那么简单。真正的原因在于,她透过窗户瞥见了张得水的身影。要知道,她可万万不能在张得水面前谈论如何利用他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