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带着局促,心虚着为自己辩解,“呃…我只是没忍住而已……我没有任何传染类疾病,也不携带任何病原体!你们这儿这么多酒,随便消消毒不就得了……”
说着,长辫子用他那件破破烂烂的几乎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衬衫将琴键上的黑指印擦掉。
“好了,这不就没事了?真是大惊小怪……”
周祈仍保持着严肃的神色,康妮告诉他,对待这些经常在街道上混的老油条,一定不能给他们一点好脸色,不然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把你当作随意揉搓的软面包。
“刚刚我们就注意到你们了,鬼鬼祟祟,盯着我们的钢琴师看,恨不得凑到舞台上,是不是在打什么见不得光的主意?”
面对莫名的指控,长辫子就像个点燃的炮仗,“看看怎么了!看看都不行?我还不稀罕看呢!我太懂你们这些普路托人,把我们玩剩下的东西拿过来,加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专门骗这些不懂行的白痴!”
他指着那架练习钢琴,“我三岁的时候就会玩这玩意儿了,就刚刚那三个小白脸弹的歌,我看一眼就知道该怎么弹!”
说完,长辫子扬起下巴,招呼两名同伴,“老鼠、鼓槌,咱们走!”
“等等!先别走。”
周祈叫住他们,“你刚刚说,你看一眼就会弹了是吧,那好,你来弹一遍,如果你真能弹出来,今天你们三个喝酒我请。”
长辫子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较真,故作镇定道:“我凭什么听你的?”
周祈挑眉,“怎么,你不敢?”
这句话“轰”的一声点燃了长辫子的理智,“谁说我不敢!弹就弹!你等着吧,我们兄弟三个今天要把你的酒吧喝破产!”
说完,他捋起袖子坐在钢琴前,用一种略显窘迫的姿态一下一下“戳”着琴键,勉强顺下了整首乐曲。
围观的艾萨克嘲讽他,“兄弟,撒把米在琴键上,找只鸡过来啄,都比你弹得好。”
长辫子也知道自己丢了人,但仍不服气,叫嚷着,“我只是记性不好,让我多看几遍一定能学会!”
“行。”周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琴谱,“谱子在这里,照着弹吧。”
“你!”
长辫子见他这么较真,最终还是选择认输,“我不会弹行了吧,你们的乐队,那个小姑娘,她很厉害,他们的歌很好听,所以我们才凑那么近想仔细听,现在你满意了吧!”
周祈确实满意了,他露出胜利者的笑容,开口时却换了个话题,“你们在街上唱歌,一天能赚多少钱?”
“……五十弗洛分,好的时候能有一弗洛金。”
“那你知不知道,这支乐队一天能赚多少钱?”
长辫子摇了摇头。
“每个人三弗洛金,除此之外还有百分之五的酒水抽成。”
此言一出,三名鳞人纷纷睁大了眼睛,显然是被乐队的巨额收益震惊。
周祈笑着举起手里的琴谱,“这本琴谱售价三弗洛金,我知道你们看不懂,现在学生们放假,你们随便找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教你们识谱,一个小时最多三十弗洛分,用不了多久你们也能组成乐队在酒吧里演出。”
长辫子盯着眼前这个可恶的家伙看,越看越觉得他刚刚说得话可行性极高,身材矮胖、有两颗硕大门牙的老鼠趴在他耳边低语,“大哥,咱们三个身上的钱凑到一起最多也就七弗洛金,……万一这小子是诓我们怎么办?”
老鼠的话让长辫子越发纠结,周祈看穿三人的犹豫,决定最后推他们一把。
他抬手指向橱窗外,“整个东区几百家酒吧,那些老板们现在一定急着找会演奏爵士乐的人才,你们越早开始练习,就越比别人有优势。”
长辫子咬了咬牙,对身边的兄弟说,“人活着不就是要赌吗?拼一把又怎么样?”
大哥已经下了决定,两个小弟也跟着热血沸腾,一起大吼了一声,“拼了!”
他们拿出零碎的硬币和纸钞,现凑了三弗洛金给周祈,拿走了那本琴谱。
周祈这才从对方口中得知长辫子的本名,“哨子”。
……这起的也不像大名啊。
他默默吐槽了一句,哨子拿走曲谱,又开始和周祈讨价还价,“我们练习期间,得在你们这里演出。你放心,我们不收那么多费用,给口吃的就行。”
周祈想了想,觉得这要求并不过分,再说噤声乐队中三分之二都是未成年,每天熬到后半夜确实不合适,哨子他们加入的话,正好让三个小年轻有中场休息的机会。
但酒吧的运营并不是他说了算,于是周祈又叫来康妮女士,将哨子的要求告知对方,短发女士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之后几天,越来越多的街头艺人慕名而来,然后带着一本琴谱离开,当然,兜里也都少了三弗洛金。
节拍酒吧“霓虹灯”和“爵士乐”的组合拳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周围的夜场老板纷纷开始效仿,最先受益的是二手乐器行,起先那些无人问津的、接近报废的钢琴突然成了抢手货,几天内被一扫而空。
哨子他们仅仅练习了一周便被隔壁酒馆雇佣过去演奏,那半吊子才学了几天,基础根本不牢固,在台上弹了一半死活想不起接下来该怎么弹。
于是他破罐子破摔,开始跟着自己的直觉瞎弹,却没想到呈现出的效果竟然还不错,还有人夸他有自己的风格。
哨子在一句一句夸奖声中迷失自我,甚至开始故意改谱,弹一些和琴谱上完全不同的旋律,害的他两名队友只能干坐着看他一个人即兴表演。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其他乐队身上,而这些失误却也恰好和爵士乐的初衷契合上,有的“创作型”选手甚至开始自行谱写新曲。
爵士乐的种子在弗洛利加的雾气中悄然萌芽,像被春风吹拂过的野草一般,以积极的姿态茁壮成长着。
让周祈没想到的是,霓虹灯的传播速度要比音乐快上许多,短短一个月时间,那些梦幻的粉光已经像瘟疫一般席卷大半个弗洛利加,扩散的速度甚至越来越快。
李青每周都会向教授汇报工作情况,尽管没有人要求他那么做,报告上写着,他们的工厂堆积了上千张订单等待制作,窝管工人的数量已经从最开始的三十人提升到八十人,依旧每天忙得要搓出火星来。
按照霓虹灯目前的红火程度,李青建厂的投入,八个月、甚至只需要半年,就能全部赚回来。
确实很有经商头脑啊……
周祈用“通讯器”给他回复了一个:“不错,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