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而且,而且那好歹也算是我们的…我们的嫁妆…”
“老婆,我不是责怪你们花钱。钱就是拿来花的。我的意思是,咱们花钱给自己找麻烦这种事实在是…”
俩小富婆想了想也不说话了。确实花钱拿来给自己脑袋上招航弹这种事听上去有一种核心过热的美。
“算了算了,反正都炸没了无所谓了。”
“那亲爱的。咱们现在的意思是往地下挖对吧。类似库伯佩地?”
“对,堪培拉。那地方你熟。毕竟那是你老家。”
“我确实熟悉。但是那种生活方式的话,也有很多别的问题。”
“嗯,比如说?”
“先重中之重的就是三防问题。那边是沙漠气候干燥。咱们这边可是海岸。怎么保证下挖的时候不渗水?”
“很简单,咱们不需要挖那么深。只需要挖一层左右的高度然后无限平铺延展即可。类似一个一个串联起来的地下室。而不是真的要和蚂蚁洞兔子洞那样挖到深层。而且别忘了。防烟防毒对我们来说是伪命题。火的话只需要通过爆炸隔绝空气,那自然就无法蔓延燃烧。水就更简单了。咱们可是海军。这别的没有,就防水隔离的东西多。”
姑娘们纷纷点头,海伦娜想起了什么问道“那亲爱的。如果他们用钻地弹呢?”
“好问题,老婆。但一般钻地弹是钻什么的?”
“混凝土或者装甲钢,突破堡垒。”
“那好,咱们这是什么地?”
“常规土…哦我明白了。”
“对,咱们这从天花板到地板总共就一层楼,一共就三米。他钻地弹从天花板钻下来顺着地板就钻走了。等他炸的时候那都不知道钻哪去了。就和用穿甲弹打伦敦肯特那样。”
两位淑女白了我一眼,一左一右的踢了我一脚。
“好,三防问题ok的话,接下来就是资源供应问题。咱们都下地里的话,淡水问题要怎么解决?”
“老婆…你昨晚是不是维吉麦(Vegemite)吃咸了。要不要来杯咖啡醒醒盹?”
“你信不信我让克瓦勒挠你?”
“我就没听说过早上7点能起床挠人的考拉。再说了,肯特在这我还能怕它。”
“切。一大男人天天躲球球后头。话说你刚那话啥意思?我说水的问题怎么了?”
“老婆,咱们是什么地方?”
“海军啊。”
“这是哪?”
“港区啊。”
“咱们淡水来源是什么?”
“物质分离器淡化的海…。”
堪培拉说到一半自己也觉得尴尬,随手拿起桌上一杯咖啡喝了一口,瞬间脸上苦的那叫一个龇牙咧嘴。一旁的VV不屑的瞥了她一眼。
“所以总体来说这个计划是可行的。无论是娱乐设施,做饭,能源,采光,包括生活设施都可以完全搞定。堪培拉那边有着现成的模板。咱们照那个挖就行。只是挖机只有一台。所以很多时候可能还是要靠各位老婆们自己动手了。桑提在想办法弄一些重型机械来。但是大家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什么时候能到那就完全随缘了。”桑提抱歉的点了点头,姑娘们纷纷表示理解。
我喝了口水接着说道“但是人的问题好解决。器材也好解决。关键就是作物和动植物。这方面我是完全不懂。如果咱们搬去地下的话,种植养殖方面会有什么困难么?”
“我这边倒是还好。”吞武里咽下去一块虾饼缓缓的回道“水稻啥的可以用Led模拟太阳光。加上基因编译后的抗病虫害种。基本不会影响什么收成,就是耗电高一些。其实我和博士啊重庆啊她们几个早就研究过这事。因为咱们这气候太够呛了。光照时间又短又极端。要么不出太阳,出太阳就晒死人。那稻田简直是遭了老罪。”
“对,吞武里和我抱怨过好多次。让我看看能不能直接不在外面种改成方舱种植。”夕张推了推眼镜,走过来拍了拍我腿上的南胖。
小肉女会意让出了右腿。
博士就这么坐在了我腿上接着解释“我曾试验过好多保温和补光的方法。像是什么地热加温啦,荧光灯啊、白炽灯啊、高压汞灯什么的以弥补阴雨天水稻太阳光照的不足。但这些灯具光谱中能使植物产生光合作用的波长的光太少了。不仅光效低,能耗还大。完全无法满足水稻秧苗的需要。一旦遇到连续阴雨天没太阳,还是会导致水稻成活率低品质差。烦得要死。”
“后来呢?后来怎么解决的?”
“换Led啊。”
好几个姑娘们差点把牛奶喷对面一脸。
“啥?这么简单?”
“哎呀。老公我和你说。科研这事说到底他只分为两种。”
“哪两种?”
“这他妈都能失败和这他妈都能成功。”
一旁的太太和吸血鬼纷纷表示赞同“对,亲爱的。急诊门诊也是一样的。但凡能上教科书的就两种。这他妈都没死和这他妈也能死。”
好吧,也许这就是人生。
“所以水稻方面我最后用的是一种基于无自然光条件下的红、蓝两色Led植物灯。方法也挺简单的,设置在水稻谷种上方2-4cm处每天照射十个小时就完事。总体的培养周期大概是126天。关键就在于水稻培育的不同时期的红、蓝两色的Led植物灯的不同配比和光照强度。总之是非常稳定的,我试验下来的结果是可以在室内无光照条件下常年培育水稻。不仅抗病性好,而且克服了传统方式培育出的水稻品质难以控制的缺陷,成活率可达到99%。而且完全不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受病虫害影响,不用喷洒农药。而且可以在各种资源耕地、水、气候、环境等限制的环境条件下实现粮食的安全生产。至于小麦之类的就更简单了。迷你方舱农场就能全搞定。最快31天小麦能开始抽穗。而且除了蔬菜还能种蘑菇,做酸奶,做甜酒,做纳豆什么的。目前这一套东西全部集成在图灵那边用ai大数据管理。你可以直接和游戏里看报表那样看每一片作物的生长情况。如果到时候全部搬入地下的话唯一要解决的就是能源稳定性问题。”
“能源不用担心。如果紧急情况下我们到时候自己轮班过去电就行。反正我们的核心都是小型堆。接上就能电。只要有人送吃的和燃料就行。”
“那是。太太这是你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