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谢谢刘大使!”
张野站起身,向刘晓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跟着小陈离开了办公室。
小陈给张野安排的房间在大使馆内三楼,不大,但很干净整洁,有独立的卫生间。
窗户对着大使馆大门,视野开阔。
“张野同志,你就住这间。吃饭在一楼食堂,随时都可以去。有什么需要,可以到一楼秘书办找我。”
小陈说话干脆利落。
“好的,谢谢你,陈同志。”
小陈离开后,张野关上门,仔细检查了一下房间。
不是他不相信大使馆的人,而是这年头敌特可是无孔不入。
确认房间没有任何问题后,张野疲惫地躺在床上。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让他确实感到有些累了。
但他并没有立刻休息,而是靠在床头,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里梳理思路。
别里科夫是他目前唯一的突破口,也是唯一一个带路人。
张野可不需要亲自接触什么资料或者设备。
他只要弄清各个重要工厂的位置就行了。
有空间在,就算是他把整个莫斯科搬空,也不会有人怀疑到他的头上。
第二天早上九点,别里科夫便开车来到了大使馆,带着张野去参观工厂了。
最先来的,是一家民营钢铁厂。
工厂车间都巨大无比,里面机器轰鸣,震得人耳朵嗡嗡响。
工人们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在机床前忙碌着,一个个表情严肃,很少说话。
这钢铁厂规模确实大,生产的也都是重轨、厚钢板这类基础材料。
对现阶段的国内很有借鉴意义,虽说这不是他此行的核心目标。
但是,这里有一些设备,还是可以弄回去的。
当然,张野还没傻到现在就动手。
“别里科夫,你们的钢铁工业真是名不虚传,产量和质量都让人佩服。有了这样坚实的钢铁基础,难怪能在其他领域取得那么辉煌的成就,连卫星都能射到天上去!”张野夸赞道。
苏联射卫星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张野这么说,也不会引起别里科夫的怀疑。
果然,别里科夫听后,自豪感油然而生,笑道:“那是自然!张,钢铁是工业的骨架,没有好的钢材,什么飞机、火箭都造不出来!你看我们那些……”
他话没说完,旁边一个陪同的苏联厂方负责人轻轻咳嗽了一声。
别里科夫立刻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连忙打住,转而介绍起一台正在运作的大型轧机。
别看这里是民营工厂,但是有很多东西,生产出来可全都是卖给军方使用的。
别里科夫自然不会把重要的消息透露给张野。
这与他临别前,留给张野的那个日记本不同。
日记本里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哪怕是维修图纸上的设备,那也是他们这边淘汰掉的。
张野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里不是深谈的地方。
他没有过多询问,而是认真听别里科夫介绍。
参观完钢铁厂,别里科夫看了看表,兴致勃勃地提议道:“张,时间还早。”
“附近有一家精密仪器厂,虽然规模不算最大,但在一些特殊传感器和测量设备方面很有特色,要不要去看看?”
精密仪器?
传感器?
张野立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说道:“太好了,我的朋友,我对精密加工一直很感兴趣,这可是工业的眼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