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们不缺粮种,却缺农具和布匹,尤其想要铁锹、胶鞋和火柴这类物资。
那时她只当是闲谈,此刻却如电光火石般闪现脑海。
她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以物易物”的机会?
周营长环顾四周,看向顾清如,问道,“小顾同志,你有什么建议吗?”
顾清如犹豫片刻,站起身来,“周营长,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冯所长嘴角微不可察地一撇,仿佛在说:一个小姑娘,能有什么高见?她能现疫病,还能现种子不成?
真是哪里都有你,显得你能呢。
顾清如不慌不忙,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指尖落在三十里外的牧区标记上:
“我们一直盯着粮站,却忘了隔壁的牧民手里有我们需要的东西——耐寒作物种子。而他们缺的,正是我们仓库里积压的旧农具,这些都是牧民急需的东西。不如组织一次‘物资换种’行动,派队去三十里外的牧点,用这些物资换取耐寒作物种子。并且这些种子,我们兵团承诺,秋收后会还种还息。”
会议室一片寂静。
有干部犹豫:“军垦单位和牧民私下交易,怕惹麻烦啊。”
冯所长开口道,“顾同志,你这个想法确实不够成熟啊。要知道,私自调用公物属于违反纪律。”
“现在有些年轻同志,干了一点成绩,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可我们讲的是集体智慧啊。”
卢指导员却不赞同冯所的意见,“这不是私自调用,是互助。我们可以走‘支边协作’的名义上报,既帮牧民解决生活困难,也请他们支援我们春播。若师部问起,也有理可据。”
冯所长被卢指导员当场否定了,脸色顿时有些难看,不再说话。
见卢指导员支持,会议室,开始有人支持顾清如的意见。
见顾清如说得有理,又正值春播迫在眉睫,周营长最终拍板同意,组织了一支五人小队,携带清单物资前往牧区协商。
三天后,他们满载而归。
用十把旧铁锹、三十双胶鞋和半箱火柴,换回了近三百斤燕麦、糜子和莜麦种子。
这些种子虽非高产,但极耐旱耐寒,正适合本地边缘地块种植。
并且,和牧民们说好了,秋收后还本加分成。
而这批种子,刚好够补足各个连队的种子缺口。
消息传开,各连队士气大振。
大家很快埋头于春播之中。
清晨,天边还泛着青灰,田埂上已响起了锄头破土的脆响。
几名战士在前面卖力的拉着犁翻起土地,女知青在后面弯着腰低着头,将种子播撒在田地中。
汗水顺着额头滑下,滴进土地,没人喊苦,没人叫累。口号一声接一声,人们干得格外卖力,仿佛要把过去耽误的时光,一口一口地抢回来。
这次任务很重,为了赶播种,天没亮就出工,晚上收工时拉犁的知青肩头都磨破了。连平日里最娇气的小姑娘也咬牙扛起了化肥袋。
广播站每日播报进度,激昂的《东方红》和《咱们工人有力量》在旷野中回荡
喜欢夺回家产,资本家大小姐下乡边疆请大家收藏:dududu夺回家产,资本家大小姐下乡边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