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怎么是我登基[基建 > 290298(第15页)

290298(第15页)

雁萧呈俯身,将她从暗格中轻轻抱出,放在车厢的软榻上,递过一杯温水,“是帝夫的主意,用一名身形相似的死囚换了你。”

他缓缓解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他不是为了你,只因你终究是雁萧关重视的血脉亲人,他不愿雁萧关余生都活在亲手送走亲人的愧疚里。”

“至于我……”雁萧呈顿了顿,眼底闪过复杂的情绪,“我们虽有过嫌隙,你甚至曾想置我于死地,可成婚之前,我们处事合拍,婚后数年虽不算情意绵绵,却也算得上琴瑟和鸣。我们还有孩子,我亦不愿眼睁睁看着你就这么没了。”

黛莺和握着水杯的手微微颤抖“你们不该救我……我死不足惜,活着只会是拖累。”

“帝夫让我给你带句话。”雁萧呈打断她,语气严肃,“死了便一了百了,太便宜你,你得赎罪,为中江那些死去的百姓,为被你搅乱的朝局,也为你自己。”

“赎罪?”黛莺和怔愣,“我如何赎罪?”

“去北境。”雁萧呈直言,“往后余生,你再不能以‘黛莺和’的身份出现在任何人面前,不能与天都任何人联系。你要隐姓埋名跟着我去北境,帮着治理地方,修路、办学、安抚百姓,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弥补你犯下的错。”

这惩罚,看似留了活路,却比死更让人心碎,从此她没了身份,没了亲人,没了过往的一切,像一株无根的萍草,只能在陌生的北境,靠着“赎罪”二字活下去。

黛莺和沉默良久,忽然抬手,猛地抓起身旁的酒盏摔碎,抓起一块碎片狠狠砸向自己的脸颊。

“你干什么!”雁萧呈惊觉不对,连忙上前阻拦,却还是晚了一步,碎片划破了她的脸颊,留下几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瞬间涌出。

黛莺和扬起大半张血肉模糊的脸,看着雁萧呈的眼中没有痛苦,只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只有这样旁人才认不出我来,你们既已决定让我活着赎罪,便该做得绝一点,断了我所有回头的可能。”

雁萧呈看着她脸上的伤口,心中一沉,终究还是没说什么,只是转身从行囊中取出伤药,小心翼翼地为她包扎。

车厢外车轮滚滚,朝着北境的方向驶去,一路尘土飞扬。

第298章

除夕的烟火余温尚未散尽,大梁的朝堂已掀起一场关乎国本的风暴。

雁萧关召集文武百官,将一份《全国土地改制章程》掷在案上,声音掷地有声,“赢州三年试点,中江半载推广,土地归公、按户分配之法已证可行,今日起,此制推行全国。”

群臣面面相觑,面露不解之态。

明几许坐在雁萧关身侧,语气平淡解释,“所有无主土地收归朝廷所有,由各州府土地司统一登记造册,按人均二十亩分配耕地,成年男丁二十亩,妇人减半,未成年子女暂记父母名下,待成年后补分。百姓凭户籍领田,官府发放地契,土地严禁私下买卖、典当。若农户迁徙或年迈无力耕种,需提前三月报备,由官府按当年粮价核算地价回购,重新分配给无地农户,确保地不闲置。”

话音刚落,有人立刻出列,脸颊涨得通红,“陛下,大梁朝许多世家大族,家中户籍人口不过寥寥数人,按此标准,所得土地远远不及祖上传下的良田亩数,那些多余的田地若是直接交出来,是否太过苛责?毕竟这些田产多是祖上世代积累,并非全是巧取豪夺啊。”

他这话一出,阶下立刻有不少官员附和,有的点头称是,有的面露忧色,连几位皇室宗亲都微微颔首,他们家中多的是万亩良田,若按户籍清退,损失不可估量。

雁萧关抬眸,目光冷冽地扫过阶下众人,“世家大族几乎家家手握数千亩田,这之中有多少是强占流民的?有多少是瞒报田亩,偷逃赋税的?过往朝廷对这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推行土地改制,我不追究过往罪责已是让步。”

“只是土地司上门清退时,他们最好能拿出合法的地契凭证,是祖上军功封赏的,还是公平买卖的,都要一一核实。”他顿了顿,指尖在御案上轻轻敲击,每一下都像敲在官员们的心尖上,“若无凭证,或凭证是伪造的,一律收归朝廷,重新分配给无地农户。”

“陛下。”有人再次上前,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许多老世家的地契,历经战乱早已遗失,总不能因一张纸就收回田产吧?”

雁萧关冷笑一声,目光落在他身上,“地契遗失?那他们是以何为凭据向佃户收租?怎么到了朝廷核查时就遗失了?”

他抬手示意,内侍立刻捧着一叠卷宗上前,“这些是赢州、中江试点时,土地司核查出的瞒报田亩记录,哪家占了多少、用了什么手段,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将卷宗扔在案前,“朕知道你们不愿放权、不愿交田,但改制已是定局。即日起,神武军会配合土地司巡查各州府,凡拒不配合暗中阻挠的,无论是官员还是世家,一律按谋逆论处。”

说到此,看朝臣个个面色紧绷,他神态放松些许,给了颗甜枣,“不过凡主动清退多余田亩,补缴过往欠税的,可保留家中合法田产,既往不咎。”

这话如同惊雷,瞬间压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阶下官员们面面相觑,没人再敢出声,他们可是知道雁萧关说一不二,且手中握着神武军与火器营,真要动起手来,没人能承受后果。

一开始反对的几人虽不甘地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垂头退了回去,却再也不敢反驳。

殿内的气氛重新归于沉寂,只有雁萧关的声音清晰传来,“土地改制之事,由陆从南总领,土地司、神武军全力配合。两月内,各州府需将土地清退方案上报,逾期未报者,州府官员就地免职。”

陆从南上前一步,躬身领旨,“臣遵旨。”

阶下百官见状,纷纷跪倒,“臣等遵旨。”

声音虽齐,却透着几分无奈,他们知道,这场关乎国本的土地改制,已无人能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面露难色的官员,补充道,“为防官僚豪强囤地,朝廷设土地监察司,由神武军抽调千名精锐任监察使,每季度巡查各州府。凡瞒报田亩者,强占民田者,即刻革职抄家,情节严重者,举家流放北境,永不得回。”

税制改革紧随其后。

雁萧关示意明几许继续,声音沉稳,“再说说税制与钱币。”

“过往税制弊端丛生,如人头税与田亩税并行,无田百姓本就生计艰难,却仍要缴纳丁税,常有卖儿鬻女凑赋税者,再有赋税名目繁杂,除田赋、丁税外,还有徭役钱、杂役费、盐铁税等数十种,地方官还常私加苛捐,百姓负担沉重。”明几许点点头,先看向阶下百官,随即字字清晰说道,“且缴税形式混乱,有的要缴粮食,有的要缴布帛,有的要缴铜钱,转运损耗大,还常被官吏盘剥。”

“现决定将税制仿赢州旧例,如此一来更贴合大梁现状。”他话锋一转,“其一,废除人头税,将丁税全摊入田亩税,只按朝廷分配的田亩收税,无田者全免,让百姓不再因有人无地而受苦;其二,合并田税、徭役、杂税为地丁银,统一以白银征收,每年春秋两季上缴,由土地司、税司联合督办,各地需设立缴税登记册,每一笔税款都要记录在案,杜绝地方私加苛捐。”

“白银?”此言一出,群臣瞬间沸然,“陛下,万万不可啊。”

明几许顿了顿,冷清的眼神扫过骚动的人群。他身旁的雁萧关始终笔直站立,高大的身躯将他完全护着,那沉稳的气场如同无形的屏障,让阶下的议论声渐渐消歇。

待殿内重新安静,明几许才继续道,“自前朝以来,朝廷多铸大钱,不仅轻重不一,还常有私铸劣钱流通,百姓用币混乱,交易时总要反复核验,苦不堪言。”

“今起,朝廷统一铸造大梁通宝铜钱和银,其中银分五钱、一两、五两三种规格,由朝廷铸造,严禁私人仿铸。”

他加重语气,“前朝流通的大钱、劣钱,一律废除,限三月内由官府按一两白银兑千文大钱的比例回收,逾期未换者,作废处理。往后无论赋税缴纳还是民间交易,皆以大梁通宝为准,禁用一切私铸钱。”

“陛下,历朝历代以来,百姓多以铜钱、粮食、布帛交易,白银仅在世家、富商手中流通。如今改用白银缴税,寻常百姓家中根本无银可缴,难道要他们卖粮换银,再被粮商、银商层层盘剥?”

“再者,世家虽有藏银,却多以旧大钱核算田租、家产,如今按千文兑一两回收,我等家私怕是要折损大半啊。”

话音刚落,不少官员纷纷附和,“是啊陛下,百姓无银缴税,恐生民怨。”

“私产折损过重,世家根基恐动啊。”

殿内再次陷入骚动。

明几许未再开口,只是侧头看向身旁的雁萧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