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怎么是我登基[基建 > 290298(第9页)

290298(第9页)

“父皇。”一道沉稳的声音传来,雁萧呈缓步走进殿内,他比一年前成熟了许多,眉宇间多了几分稳重。

黛画歌和雁萧呈亦已知晓大梁皇室血脉的秘密,得知时虽各有震动,如今却都能平静相对。

雁萧呈走到榻旁,冲黛画歌颔首后轻声道,“儿臣刚收到消息,五弟不日便要班师回朝。”

他见弘庆帝面露激动,笑道,“只是北境刚平定,如何治理还需早做安排。”

弘庆帝深知打下北境容易,要治好它,难。

不过雁萧呈说起这事时却并不为难,显然已有对策,果然,只见他笑意更甚,“厉王妃已让官修竹去信赢州学院,将学院培养的人才分批送往北境,定能稳住地方局势。”

弘庆帝听到派出的人只是学子,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咳嗽着问道,“赢州学院培养的……都是些年轻子弟,他们……能成吗?”

雁萧呈神色微动,想起赢州学院独特的培养模式,缓缓解释道,“父皇放心,赢州学院的模式与寻常书院不同。五弟向来爱做甩手掌柜,厉王妃虽能帮衬,却更痴迷于化学之道,两人便将诸多事务都交给属下打理。久而久之,属下们也摸索出一套实操育人的法子,连学院也沿用了这种模式。”

“赢州学院不仅教书本知识,更注重让学子们实地历练,入学的子弟学到一定阶段后,便会被派去乡镇协助处理事务,从统计户籍、丈量土地学起。稍有经验后,便让他们试着牵头治理小村落,还会从村民里矮个子挑高个,培养本地的管事人才。”见弘庆帝面露不解,他进一步说明,“如此一来,村镇、县、府的治理体系层层衔接,几乎打破了以往王权不下乡的惯例。”

雁萧呈语气笃定,“这些学子虽年轻,却都经过实战打磨,连偏远乡镇都能治理得井井有条,北境的局势,他们定能稳住。”

弘庆帝听着,眼中闪过一丝释然,轻声道,“那就好……那就好,如此一来,将江山还给他,我也能更放心。”

殿内瞬间陷入沉默。

弘庆帝望着窗外,似乎在回想这几十年的帝王生涯,黛贵妃则安静地为弘庆帝添上热茶,目光温柔地落在他身上。

空气中没有猜忌与紧绷,只剩下一种平静的承续。

雁萧呈见殿内沉默良久,率先打破平静,语气坦荡地提起,“近日朝臣们私下多有议论,说父皇身体有恙,北境已平,天下渐安,想请父皇禅位,让新君早日主持大局。”

他说这话时,没有半分失落,仿佛那本该属于他的皇位旁落他人,于他而言并非憾事。事实如此,知晓未来的皇帝不是自己而是雁萧关时,他心里甚至松了口气,其中缘由与他生性恭顺有关,更与黛莺和所作所为脱不开关系。

弘庆帝闻言,缓缓点头,声音沙哑,“朕也有此意,那便由他们筹备吧。”

他当了几十年帝王,早已倦了权谋纷争,如今大梁有雁萧关这样的继承者,他也能安心卸下重担。

黛贵妃在一旁静静听着,对“退位”“禅位”之事毫无波澜,只端起温热的茶盏递到弘庆帝唇边,“陛下,喝口茶润润喉,刚说了这许多话。”

弘庆帝顺从地饮了茶,目光转向雁萧呈,话锋一转,“你……这些日子,可还和黛莺和见过面?”

雁萧呈神情一顿,脸上露出苦涩的笑意,缓缓道,“她终究是我的妻子,是孩子的母亲,前些日子去看过一次。”

“叛军俘虏已招供,当初挑拨离间、构陷父皇与儿臣的人,正是她。”他顿了顿,语气沉重,“她先前泼在我们身上的污水,如今虽已洗脱,可她的罪责……却更重了。”

雁萧呈垂眸,声音带着一丝不忍,“中江的豪强门阀是她下令屠戮的,还有许多无辜百姓,都因她的算计丢了性命,这般罪孽,早已无法饶恕。”

弘庆帝闭了闭眼,疲惫地摆了摆手,“此事我们便不插手了,等雁萧关回来,让他处置吧。他心思通透,断不会徇私。”

殿内的沉重氛围,与宫外琦漪房的热闹形成了鲜明对比。

琦漪房的门庭外挂着红灯笼,坊内丝竹声不绝,歌舞升平,自守城一战后,琦漪房更是声名大噪。往日里来寻欢作乐的纨绔子弟,如今再不敢对琦漪房的姑娘、乐师言语轻薄,连名门贵女见了坊里那些曾持刀抗敌的男子,也收起了往日的骄矜,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谁都知道,琦漪房的这些人可不是柔弱的伶人,他们连北境军都敢杀,还在皇帝面前挂了号,是实打实的英雄。若是得罪了他们,保不齐哪天就落得个难堪下场。

更何况,能与这些对抗过北境蛮族的英雄饮酒听曲,便是放下身段,在旁人看来也是件极有面子的事,划算得很。

云羽虽为黛莺和同谋,可他多是提供场所供对方同人联络,有时送送消息,旁的事情一概没有掺和,因着陆灵珑的存在,他心里到底是存了几分善意,而这也救了他。

他护城有功,事后又及时提供了乱军预谋,以功抵过,明几许免了他的罪责,不过也撂下话,让他这辈子都不许再掺和朝堂纷争,在琦漪房安安稳稳过日子。

这是限制亦是保护,云羽在他面前挂了号,长公主是不敢在随意动他了,他的仇人更会日夜寝食难安,生怕他在明几许和雁萧关面前参他一笔,如此一来,比杀了对方更合他的心意。

自此,琦漪房的后院便多了两道相伴的身影。陆灵珑本就古灵精怪,往日里在坊中最是活泼,如今守着云羽,倒收敛了几分跳脱,云羽每日里教她识乐谱,或是拉着她在院内种下一片花草。

云羽性子温和,眉眼俊逸,褪去了往日的锋芒后,多了几分沉静,会耐心听陆灵珑讲坊里的趣事,也会在她摆弄乐器时,默默递上一杯热茶。

两人都默契地不再提过往的厮杀、算计,只守着这一方小院,过着平淡的日子。

反倒是明几许忙的脚不沾地,他面前堆着一摞摞奏折。若不是为了雁萧关,他早撂挑子走人,这些繁琐的政务、无休止的商议,远不如待在赢州学院研究化学、摆弄火器来得自在。

“王妃,”一朝臣小心翼翼地凑上前,试探着开口,“厉王不日便要班师回朝,北境已平,天下安定,登基事宜是不是该提前筹备了?”

明几许头也没抬,语气冷淡,“此事你们先同陛下与太子殿下商议。”

对面干笑两声,刚要再说些什么,殿外突然传来通报,“陛下、殿下到。”

两人连忙起身相迎,弘庆帝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走进来,身形瞧着似是较前些日子康健些。

雁萧呈跟在一旁,神色温善。

朝臣们见帝王与过去的储君一同到来,顿时更显尴尬,却依旧没改劝进的心思,纷纷垂手侍立,等着两人开口。

弘庆帝在主位上坐下,喝了口茶缓了缓,才开口道,“朕已与萧呈已商议过,厉王平定北境,功勋卓著,又是天定的皇室血脉,开始筹备登基之事吧。”

雁萧呈也点头附和,“唯有五弟有能力稳住大梁局势,登基一事确实要尽早。”

明几许沉默了,他知道雁萧关并不想登位,可这皇位,除了雁萧关,还能交给谁?陆从南尚年轻,历练不足,黛莺和身负重罪,早已失去资格,皇孙才刚学会蹒跚走路,根本无法主持大局。

他不过稍一沉默,朝臣们便以为他默许,瞬间欢欣鼓舞,连登基的规制、流程都迫不及待地呈报上来,显然早有准备。

几日后,天都城外,雁萧关勒住马缰,望着高耸的城墙,眼中满是复杂。离开时还是方经历过战火的城池,如今已恢复了安宁,甚至比往日更显生机。

他身后,神武军将士倒还算平静,乌信与他麾下的将士看着城外平整的灰泥路、路边新栽的树木,确实控制不住的满眼惊讶。

“王爷,”乌信策马上前,指着路边的排水渠与规整的驿站,赞叹道,“听说赢州有天下最平整宽广的灰泥路,想必眼前这路吧?”

不等雁萧关回答,他笑看一圈后感叹道,“看来天都的这些变化都是出自赢州?王爷属实有雄韬武略之才,短短几年便让大梁翻天覆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