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紧赶慢赶到了医院。
老师看到他们的时候,表情实在是有些一言难尽。
“营养不良的情况比较轻微,他这次晕倒主要是因为低血糖,”医生跟他们说,“轻微营养不良也是因为摄入太少。”
陶莹有点儿站不住,踉跄了两步,项安国扶着她在等候椅上坐下。
“你们先别急,孩子情况没到很严重的地步,主要还是三餐都得按时吃,看孩子都瘦成啥样儿了……”
“而且在他这个年纪,个儿也是有些育迟缓的,这些家长都得重视起来。”
项安国跟着医生进去,又仔细问了一些情况,护士也交代了低血糖的反应和应对方法。
陶莹在急诊室那边看到了儿子。
项修竹侧躺在那里,刚吃过糖,看起来精神不是很好,他躺的方向其实一眼就能看到陶莹过来,但他只是看了一眼,就闭上了眼睛。
在此之前,陶莹一直对自家的亲子定位,都是比较亲密的那种,儿子也一直表现得还比较乖巧。
这是到了叛逆期吗?
但仔细回想一下,项修竹基本没有表现出来过特别叛逆的行为,他最多也就是不沟通而已。
在此之前,陶莹和项安国都以为儿子的拒绝沟通是内向腼腆的外化表现。
陶莹走过去,在儿子病床前蹲下李,伸手过去摸了摸儿子的头。
项修竹仍旧闭着眼,但是感觉到妈妈的触摸之后,很快就态度非常不耐烦地躲开了。
他还蹙起了眉头,一看就是非常反感这种肢体接触。
最后是项安国了解清楚了所有情况,又去交了钱,才过来。
他也没有像陶莹这样,把儿子当成什么国宝似的去哄着和照顾情绪,而是直接说:“没那么难受了就起来,回家。”
项修竹对他爸的话倒是没这么反感,听完就真的自己扶着床边上起来了。
陶莹连忙问:“头还晕吗?还有哪儿难受不?”
项修竹的身体反应内心状态,他对他妈的言行都非常抵触。
“你妈问你话呢,”项安国已经是在强压着自己的情绪了,“还有哪儿不舒服?”
“没啥不舒服。”
“行,那回家。”
陶莹下意识想上前去扶着儿子,但这次父子俩的行动都很迅。
项修竹预判到她想要来扶自己,立刻像躲什么瘟神似的躲开她。
而项安国根本没给陶莹过去拉着儿子的机会,他率先伸手过来,牵住了妻子的手。
同时项安国还说了一句:“这么大人了,甭管他。”
陶莹心里难受,不管是儿子的表现还是丈夫的话。
记忆里还是儿子那么一点点大的样子,他那么小、那么软,因为是早产儿,还很瘦弱。
当时陶莹没奶,急得抱着儿子哭,儿子吃不饱也哭,那会儿所有人都说母乳才是最有营养的,可是不管怎么吃、怎么补,陶莹就是没奶。
后来王翠英说:“没奶还能怪你不成?给孩子买牛奶去,饿狠了啥都吃,牛奶咋就没营养了?那生下来吃牛奶的小牛哪个不比刚生下来的娃强壮?”
有了婆婆的鼎力支持,最后项修竹喝上了牛奶,也确实越长越壮。
这才缓解了陶莹的压力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