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从写开始TXT > 第575章(第1页)

第575章(第1页)

他把自己的构思告诉了姜国华,姜国华等技术教授,帮忙优化了第一套家具的折叠结构设计,并且还引入了生产“模块化”的概念。

陆平川带着纸盒厂工人转型“可折叠家具厂”,很快将街道纸盒厂救活。

第二个典型代表则是刘巧妹,一个颇有自己独立想法的国营百货大楼柜员,她向往尹萍萍展现的外贸谈判姿态,在商学院里,鼓起勇气学习和外商打交道的技巧,她不耻下问,经常和同学在课堂上模拟和港商以及粤商打交道的场景,

并且学习识别“外贸合同陷阱”——这一点上,秦想想特别有发言权,因为刚去特区,就差点被骗,她让退伍兵韦山河等人,帮忙搜集了一份“特区防骗大全”。

上面有各种特区典型被骗企业案例,正好适合拿到商学院当教材。

刘巧妹这些单纯的国内售货员,也是通过商学院的课堂,才知道“外商水真深”!

同时,也正因为知道了这些骗术,知道了和港商等外资打交道的办法,滋生了刘巧妹的勇气。

刘巧妹决定辞职下海经商,她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商机,根据她在百货大楼观察,随着八十年代开始的“出国热”,市民对中高档文具,比如说计算器,电子词典等等需求非常大,而国营商场进货流程僵硬缓慢,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刘巧妹通过自己在商学院学来的特区政策,以及外贸信息,从粤省一些合资工厂引进了一批中高档文具,最后赚得盆满钵满。

她决定在明年开一家属于自己中高档文具精品店。

……

像陆平川和刘巧妹这样的商学院学员还有很多,在八十年代,这个看似经济野蛮的时代,这个充满了商机和机遇的时代,在学校里学习经济和管理知识,其实是很荒谬的,因为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

商学院的第一批学员,最后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至少都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

商学院更像是构筑起来的一个经济技术互助平台,有点类似商会,越来越多的学生取得创业成绩后,会影响带动其他的学生。

并且创业成功的学生,也愿意投钱支持有想法的同学创业,起到了一个正向循环的作用。

至少在这个刚起步的商学院里,只要有好想法,就能得到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得到特区和港澳等地区经济政策和商贸信息,就已经超过了时代中的大多数创业者。

飞燕实业集团这小票票能有什么用处?……

一九八六年春节,时间又过了一年,一家人在复兴西路小洋楼度过充满年味儿的春节。

这年家里又买了一台进口录像机,还有电视游戏机,黎剑知托战友从羊城带回来一批最新的港台录像带,引得周围邻居以及孩子们都过来围着电视机看录像。

青穗和青禾两小姐妹喜欢看录像带,青峰和青澜两兄妹则更喜欢玩电视游戏机。

秦想想:“不准在家里看鬼片!”

“不准玩游戏时大喊大叫。”

而秦想想自己呢,看鬼片的时候大喊大叫,到底抵不住女儿们的引诱,母女三个把窗帘拉上,窝在沙发上看鬼片,最后三个人一起哇哇大叫。

“我再也不跟女儿们看鬼片了!”

黎剑知:“口嫌体正直。”

家里厨房烧年夜饭,用上了最新的电砂锅以及进口电饭煲,哪怕是最新款,看在黎剑知眼里仍然是简陋老古董。

这时候不少人家里都有了电饭煲,只不过用了一段时间,大多闲置。

这时候的电饭煲容易坏,坏了就不跳闸,也就是这电饭煲会一直煮一直煮,有很大的火灾风险。

黎剑知小时候隔壁家的邻居,电饭煲坏了仍然继续用,让家里孩子每天帮忙“手动跳闸”,有一次,孩子贪玩,倒是没有酿成大祸,只是一锅米饭烧成了一锅碳。

黎青峰:“这电饭锅烧出来的还是不太好吃。”

秦想想:“我也觉得,还是容易夹生。”

黎剑知:“等以后技术改进……来试试用电砂锅煮粥。”

小洋楼家里厨房大,全家总动员准备年夜饭,白切鸡,八宝鸭,红烧蹄髈,红烧鱼……各式各样的大菜,烧了满满一桌子。

“妈妈,我给你做了一身新棉袄!”女儿黎青穗到现在,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小少女,并且继承了妈妈的纺织服装天赋,当然了,也继承了亲妈的……懒惰。

她有一双巧手,还擅长绘画,只是懒得动,也懒得画。

也就在过年的时候,亲手给亲妈制作一套漂亮的中式棉袄,用的是飞燕纺织厂最新研制出来的仿真丝面料,非常漂亮。

秦想想开心极了:“咱们过年穿母女装!”

黎剑知:“爸爸没有吗?”

黎青峰:“哥哥没有吗?”

黎青禾和黎青澜异口同声:“妹妹没有吗?”

黎青穗:“……”这个大家庭真让人感到窒息。

新的一年,新的展望:

“黎青峰同志今年要从复旦大学毕业了。”

“青穗要考高中了!”

“我们还是两个可爱的小学生!”

新的一年,即便商学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却依然争议不断,并且遭到了国内著名经济学教授的抨击:

“商学院看似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但这属于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培养的都是些唯利是图的商人……”

这些文章得到了思想界和教育界不少人士的支持,甚至还引起了“百家争鸣”,为商学院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舆论压力,也把秦想想这个“灵魂校长”推进了旋涡当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