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60章开院
周绍既发了话,青娆这头便吩咐了下去,叫丹烟孟夏两个捡点起物什,预备起搬院子的事。
回事处的人很快报来最近的吉日,正是後日。
等东厢房里自己造的册交上去,承务处又派人一一核过来历,无误後才盖上小印封了箱子。
承务处的人见青娆承宠时日虽短,屋里却尽是玉头金身的名贵物件,又特意派了几个手脚麻利的粗使婆子跟着一道帮忙搬,行动间比先前还要更恭敬谄媚。
周绍百忙之中还特意打发高永丰去昭阳馆看了一眼,见她私库里东西虽不少,但从前的屋子太小,大件的家什毕竟有数,摆进昭阳馆的屋子里便显得空落落的,于是又让高永丰开了库房选了一套雕花贴贝共计十六件的家什送过去。
高永丰是国公府的大总管,又是国公爷头一号信重的,青娆没敢赏他,便着孟夏送他出去时给他塞了一个荷包,又让丹烟赏了帮忙擡家具的婆子们。
高永丰一摸那荷包就知道不是银子,就听孟夏笑眯眯地道:“劳烦高总管您特意跑一趟,这是上好的云南烟丝,抽着不伤身的。”
“国公爷吩咐的差事,哪里说得上什麽特意不特意?”高永丰笑了笑,心里却是高看这庄姨娘一眼:府里的事情他都门清儿,国公爷眼下是宠着这位不错,也送来了不少好东西,可现银是没有的。
这烟丝需得从外头买,外头如今可都炒到十两银一斤的高价了。
这样的东西,他自然也买得起,只是不当吃不当穿的买起来多少肉疼些。庄姨娘进府时不过一个丫头身,说是身无长物都不夸张,舍得下力气打点他,倒算得上眼明心亮了。
孟夏听得他客气一句也没往心里去,高永丰在他们下人眼里就是祖宗辈的人物了,送个家具而已,压根不必他亲自跑一趟。
既然来了,便是有帮她家主子擡脸面的意思,她自然得顺杆子往上爬:“高总管,不瞒您说,我们主子忽然间擡了身份,虽然高兴,心里也是没底,往後还请您多费心,多多照看些,我们主子定然记着您的恩。”
高永丰上下打量她一眼,容貌还是一脸的孩子气,倒肯巴心巴肝地替庄姨娘打算起来。算起来她服侍庄氏的时日也没多久,这庄姨娘的驭下之术倒是也出挑得很。
这样的人物,若是有朝一日肚子争气生下哥儿来,只怕就要一飞冲天了。高永丰本就看好她,眼下更是不介意给些人情,便低声道:“宅子里的事情也简单,只要你家主子能叫国公爷看了舒心,日後的荣华富贵就少不了。”
也不多说,留下这一句便走了。孟夏年纪轻没太明白,只觉得他说了句有用的废话,但到了青娆跟前也不敢自专,一字不落地学了来,就见主子面上一派了然。
陈阅姝离世,周绍是很有几分伤心的。一方面,他不愿睹物思人,不敢踏足旧日熟悉的正院,另一方面,他却需要有人与他同悲,让他不至于满腹心事无人能言。
作为陈阅姝留下的“旧人”,青娆无疑是高永丰眼里最合适的人选。至少在新夫人进门前,她足以凭借这份缅怀的心思在一衆姨娘间站稳脚跟。
高永丰服侍周绍的时日已久,对于他的判断,青娆还是有几分相信的。
孟夏见自己打听来的话似乎有用处,便期待地看着主子,青娆回神後便夸了她一句,小丫鬟便笑得眼睛亮晶晶的。
从前主仆三人在正院东厢房住着,一应服侍的人并不够,就如通房身份时,原该再给青娆配两个粗使丫鬟婆子,但正院的粗使够多,有什麽事都能喊到人,青娆就没特意再添人。
如今搬到了昭阳馆,地方大了,身份也不同了,缺的人自然都要补上。
按照如今青娆妾媵的身份,她能配两个一等丫鬟,两个二等丫鬟,四个三等丫鬟,六个粗使的丫鬟婆子,没有超配的情形下,月例都由公中出。若是要再添人,就是从青娆自己的私库里支银子。
丹烟和孟夏两个,从前在青娆身边做的是贴身的活计,按制领的是二等的例。
如今青娆成了姨娘,她们虽算得上伺候的老人,但年纪太小,未必就能攀上一等的位置,故而搬家这两日,两人都殷勤得很,生怕有什麽事做的不妥当被後来的人挤下去。
等到了这日半下午时,胡万春便领着浩浩荡荡二十人过来,说是送来给姨娘挑选的。
青娆见了他很是惊喜。
这种在主子跟前露脸的活,从前是从来轮不到胡万春头上的。
她就派孟夏出去将领来的人看着,不许胡乱走动,亲自给胡万春斟了一杯茶送过去,笑:“您怎麽来啦?”
胡万春接过茶,坐在丹烟搬来的小杌子上,笑得和蔼又恭敬:“姨娘如今在国公爷面前得脸了,小的自然也受好处。关管事近来为正院的事脱不开身,便将差事交给了小的来办。”
青娆提了身份,胡万春说起话来也不由带着小心。青娆看了眼丹烟,示意胡万春都是自己人,不乐意见长辈在自己面前还奴颜婢膝,胡万春笑呵呵地点头,随了她的意思,说话又自在起来。
承务处管事关海冬的娘子正是黛眉,如今陈阅姝骤然去了,正院的头一号人物黛眉眼见着就要失势,只能守着空院子和上了册子的嫁妆库房过日子,关海冬作为丈夫,多少也要受些牵累。
从前常庚总管不待见胡万春,发下话来,正院夫人又没有特别照顾胡万春的意思,关海冬索性就视而不见,由得下头人架空这位三把手。
如今情势一转,他失了最大的靠山,自然也要往宅子里令寻依仗。
青娆根基尚浅,但短短时日就得了国公爷欢心,从半主半仆的通房成了单独开院的姨娘主子,高永丰又开了库房亲自将家具送来昭阳馆,关海冬自然都看在眼里,权衡稍许,再将胡万春擡起来给昭阳馆示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更何况,青娆是正院夫人临走前擡举起来的人,论起来本就和关家夫妇密不可分。
青娆听了,对这位关管事倒是有一层新认识。胆大心细,直觉敏锐,从前看着是他高攀了黛眉,日後倒指不定黛眉得靠着他才成。
叔侄俩闲话几句,青娆才知道胡家的好事还不止这一桩——童氏从前在大厨房是普通媳妇子,如今表亲的侄女成了正经的姨娘,管事妈妈想着再叫她做那些粗使的活计也不像样,再加上她性子泼辣却肯干,管事妈妈便报了承务处给她提了等,如今也专管着一间竈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