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妾术作者梨鼓笙笙 > 第102章 第t 102 章 让典礼署起草一份折(第1页)

第102章 第t 102 章 让典礼署起草一份折(第1页)

第102章第t102章“让典礼署起草一份折……

京城,摘星楼。

此处常聚集文人雅士登高赋诗,每逢春闱秋闱之时,亦有学子在此搏名,因而声名远播,被视为高雅之所。

但却鲜有人知,摘星楼是鹘影司在京城最大的情报聚集点。

郑安为成郡王效力後,便常常出没此地,与各路人士结识。

先时有人觉得他面生,也不像是读书人的模样,不免心存戒备。等暗地里打听清楚了来路,才晓得这位是近来炙手可热的成郡王的“连襟”。

有人不屑,认为他上蹿下跳为王府妾室收拢人手,登不得大雅之堂。

但更多的人则不动声色地收起了怠慢的态度,三次邀约里总要去上一两回——听闻成郡王颇为宠爱那位夫人,就连京兆尹家也曾邀约她上门做客。

别看京兆尹在这些皇亲勋爵里排不上号,但其手握实权,对于在京城谋生的大多数人来讲,也算是个大官了。

郑安有明面上的身份做遮掩,没人觉得他时常出入摘星楼有什麽奇怪。

直到这一日,明德侯请了朝中数位同僚去酒楼畅聊,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在楼梯上正遇上送客的郑安。

明德侯原本没留意,等擦身过去,才後知後觉地反应过来什麽,又仔细打量了他几眼。

同僚好奇问:“那是什麽人?侯爷识得?”

瞧他穿得通身富贵,气度不凡,像是哪个大家子弟。

明德侯微微拧眉,又松开,笑道:“不过是觉得有些面善罢了,兴许和家里沾着什麽远亲罢。”

闻言,衆人便不再多问了。

明德侯府是老牌勋爵,树大根深,人丁繁茂,即便是族中子弟,对面不识也是寻常事,这种事情放在京城各家各户里都不算稀奇。

应付了同僚,背地里明德侯却让长随悄悄和酒楼的人打听那人的来历。

等夜里回了府,瞧见自家夫人,才微微吸了口气。

郑氏纳奇道:“这是怎麽了?”

“也是奇了,今日在摘星楼应酬,遇见一个年轻人,和夫人你的容貌竟有五分相似。”

日日得见的枕边人,白日里一时反而想不起来,等看到了郑氏,明德侯才明白自己那时怎麽那麽诧异。

原本神色慵懒的郑氏听了这话,忽而坐直了身子,细问他的年岁模样,什麽情况。

明德侯原本只是当件稀奇事笑谈,见自家夫人这样郑重,挑眉道:“怎麽?难不成是郑家子侄?在京城行走的几位年轻人我都见过,这位倒是头一回见。”

燕州郑家是百年望族,郑氏女都是精心教养出来与高门大户联姻的,对于男丁,郑家的管控就更加严格,即便不入仕,也不至于让人在外头乱跑。

郑氏却拧着眉头:“你不知道,我家那弟妹善妒,从前我弟弟有一姬妾所生的孩子,养到七八岁上,一次出门游玩後就不见人影了。说是京郊附近有拐子出没,可家里人都觉得,是秦氏把人给害了……”

提起往事,她面色很难看:“虽是男孩子,但毕竟是妾生子,秦家也是大族,当时家中长辈想着他们都还年轻,总还会有嫡子,便雷声大雨点小地处置了几个家丁。哪晓得,这些年过去,我弟弟连一个儿子都没有。”

夫妻几十载,郑氏也没什麽不能对自家侯爷说的。且在她想来,此时都是秦氏的错,莫说是那个生死未卜的孩子,便是後来那些年频频出意外的妾室通房们,乃至郑康顺养的外室们,也少不了秦氏的手笔。

可秦氏装得温柔良善,她弟弟没心眼,倒被她哄得团团转。

对于弟媳秦氏,明德侯也不是没有怨言。他娶郑氏女,求的是郑家的助力。郑氏出身嫡支不假,可同胞兄弟只有郑康顺一个,其他的堂兄弟固然也有出息的,但到底隔了一层。有时他要向郑家借力,都觉得没那麽顺遂。

他不由叹息:“幸而吾家有贤妻,吾才能安心在外头替全家奔前程……”

郑氏被说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一把年纪的人了,说这些作甚。”

倒不是她有多爱慕她这位夫君,作为郑氏女,从小被教导的就是在联姻中平衡娘家和婆家的利益,她自己有儿子,又有强有力的娘家,明德侯也不是个拎不清的性子,这些年下来,宅子里那些姬妾生的儿子都只是嫡子的助力,所以她才容得下他们。

缓了缓,郑氏又转回了话题:“可勘哥儿走失时已经是记事的年纪了,若是一直在京城,怎麽不寻机上门来相认?”

郑氏女嫁的都是高门大户,郑家嫡支在京城也有大宅供入仕的官员和读书的子弟居住,不至于让他求助无门。

明德侯就笑笑:“没查清的事,说不定是我们想多了,认错了人。若真是勘哥儿,只怕那孩子心里存着怨气罢。”

郑氏本还想着,若真是郑家走失的孩子,她愿意从中说和,让弟弟认回孩子:一来,能打压弟媳秦氏的气焰,省得自己每次回娘家对方摆嫂子的架子;二来,也能让弟弟有个香火。听了这话,却是拧眉不乐意道:“他在外头为人差遣,还做了贱籍的赘婿,该是他没脸面见郑家的祖宗才是。”

郑氏从来都以自己的姓氏为傲,哪怕是郑家有负于郑勘,他也该挤破脑袋为得到郑家的认可而下功夫,哪能自甘堕落到去当陈家家生子的赘婿?

明德侯忙安抚妻子道:“行了,何必动怒?既然对方没有这个意思,咱们也不上赶着就是了,想来将来後悔的会是不懂事的孩子。”

可明德侯心里却在想:与其让郑康顺那个败家子认回郑勘,倒不如自己悄悄和他联系上,也好借机搭上成郡王这条线。

明德侯府传到他这里,已经不如往日的风光了,若是在这次皇权交替之际没能角力成功,只怕不出两代就要彻底没落了。

原本他一心想着,河间王最得圣心,无论如何都能胜过裕亲王那个蠢货。可陛下近来对成郡王的倚重,又叫他有些不确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