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110章做戏
成郡王的车队离京的那一t日,不少百姓都在路边看热闹。
只因这次排场格外大些,光是随行的马车就有三十几辆,跟车的随从接近百人,前头的马车都快到城门口了,後头的马车才刚出成郡王府大门。
自打懿康太子去了,京城的宗室们各个都夹着尾巴做人,这样的场面还真是少有。
这麽看来,这位郡王爷还真是正宗的龙子凤孙,出门办差也不含糊该有的排场。
莫说是外头的人心里犯嘀咕,就是青娆自己心里也纳奇:便是先前王府衆人举家上京时,也不曾这样显摆过,随车的行李和人都是分开的,看着并不打眼。
那像这回,活像旁人不知道他是领旨办差一般。
待出了城,车队走得就愈发慢,不急不缓的架势让同行的文官都心里打鼓,明里暗里和王爷禀告了几回,生怕等办完差回京陛下会治他们怠慢之罪。
周绍却不放在心上,还笑眯眯地劝那官员要懂得及时行乐,难得出京,该好好看看大好山河,欣赏各地风情。
官员欲言又止,只见到郡王爷三不五时地就往後头的宠妾马车上钻,竟是一副片刻不离身的态势,他摇摇头,不知道该说是王爷耽于美色,还是心存畏惧,要在踏入淮州界前放浪形骸一番。
他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欲哭无泪:好不容易从翰林院熬到这个官位,还没有封侯拜相,他还不想死啊。
两人之间的对话很快就传了出去,就连千里之外的淮州城都有人收到了消息。
一身青色嵌花官袍的中年男子便笑着对上首的人道:“看来这位郡王爷这趟差事并不情愿,不过是碍于陛下颜面,来淮州应个卯,明公大可放下心来,将那几个交出去填了彼此颜面,想来也就应付过去了。”
上首之人头戴一顶黑漆细纱笼冠,紫棠博绫宽袍上密布华贵的菱格暗纹,腰间束着玄色犀角鞶带,明明是白身,却有灼灼之势。
近百年来,淮州一带就是世家豪族的盘据地,其中,又以夏丶祝丶秦三家最为气盛。
被官员尊称为明公的,便是夏家此代家主夏闽。
淮州的赋税,历来都是要先供着这些世家大族嚼用的,从前皇帝陛下无暇伸出手来整治淮州,一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非克扣得过于严重了,才会派官员来走一趟。每每这种时候,三家便会选出几个官员做替罪羊,不是外姓,便是旁支,才象征性地吐出些银子,两方也就相安无事了。
在官员看来,这一回也不过是因有人上折子写得太严重,陛下才发了火,派了这乳臭未干的小郡王过来走一趟。
夏闽却没那麽乐观。
淮州一带的世家大族,都是屹立三朝不倒的豪绅,放在前朝,手里握着兵马,连皇帝都不怎麽放在眼里——若是瞧不上眼,便换上一位推上龙椅。
可当今这位却是个有脾气有手腕的。在潜邸时,就领兵立下赫赫战功,塞外各族闻风丧胆。登基以来,边陲的那些小国更是有数个都被打得亡国灭种,明明连年战事不休,国库却越来越丰盈,让人不敢小觑。
从前也就罢了,皇帝膝下有太子,虽两方有明里暗里的较劲儿,可也都彼此维持着底线,他私心里揣测,大约是皇帝担忧动了手握兵马的世家,伤了太子的性命。
如今,眼看着天家後继无人,他还真怕皇帝是故意派这位郡王爷过来,届时不明不白死在淮州界内,趁着这由头便出兵攻打淮州。
世家手里握的有兵马不假,可他们承平已久,万一冲突起来,还真不一定能斗得过这位陛下。
于是便蹙眉叮嘱道:“等人进了城,多派些人手过去盯着,一来不能让他查出太多东西,二来也要防着有人背着我们对他下黑手,不好给朝廷交代。”
官员一愣,倒不曾想到这一层,不免意外地压低了声音:“听人说这位郡王爷正得君心,盛宠优渥,其父和陛下也感情深厚,总不至于故意派人来送死……”
夏闽冷笑一声:“再怎麽感情深厚,也不是亲儿子亲孙子,能亲到哪里去?”
反正如若是他,偌大的家业後继无人,他是恨不得哪怕江山倾覆,生灵涂炭,也要让那些碍眼的人全都陪他一起下黄泉。
皇帝白发人送黑发人,面上瞧着还撑得住,谁知道心里是不是已经发疯了……
更何况,那人本就是个无君无父无兄无弟的疯子。
他负手走至窗棂前,只见天边阴云浮游,苍穹低垂,让南地湿热沉闷的夏日更笼上了一层不详的意味,一时间紧抿的唇线绷得更直了。
*
南下时途径襄州城,车队还在襄王府停留了一日。
周绍许久没见到老王妃和长子鹤哥儿,心中也很是想念,倒难得在鹤哥儿面前摆出了慈父模样。
老王妃提起鹤哥儿数月前生的那场病,叫她吓得不轻,故而周绍大婚她都没敢离府上京,只不错眼地照看着鹤哥儿,好歹是平安度过了。天高路远,她不想让幼子担心,便没有提起这场病,只以鹤哥儿体弱的由头推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