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再说,不免有让周绍出面与小陈氏解释的意思,免得她新婚便与夫家心生芥蒂,以为是夫家瞧不起她。
周绍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淡淡道:“她是小辈,只有她迁就您的份儿,哪有您处处照顾她心思的道理?”
老王妃听了这话,心里虽高兴儿子护着她,但也晓得她这儿子多半又是犯了左性了,不免劝道:“她年纪小,就是有不懂事的地方,你也多让着她。再者,总还有鹤哥儿他娘的情分在……你们是新婚,哪里磨合得不好的地方,你便告诉她,免得互相猜测,夫妻起嫌隙。”
从前陈氏在的时候,这种话她从没和儿子说过,心里也是有些置气陈氏数年无子的事。
可等陈氏红颜早逝了,她又慢慢回过味儿来,晓得这事怪不得她,有时就是天意如此,且与其让儿子横在中间两头受气,倒不如她这个老家夥软下脾气,多让让年轻人。
再加上鹤哥儿乖顺,又一直在她眼前,她不免对小陈氏也天然地多了份好感:到底是书香门第出来的,礼仪规矩不会差到哪里去,郡王府如今也需要这样有身份的主母来撑场面,这样幼子在外交际筹谋才不会太累。
周绍却不以为意。
要说年纪,他的确比小陈氏年长几岁,可青娆的年纪与她相仿,却比她懂事得多。他如今要争大位,盘算的都是一家子生死存亡的大事,没理由也没精力去谦让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继室。
这话他没说出口,免得让老王妃再添担忧,只道等他这趟办差回来,便接老王妃和鹤哥儿一起去京中小住。
老王妃自然是应了。
她瞧出儿子对新婚妻子的事谈兴不高,也不强求,便问这趟办差身边可带了服侍的人。若是没有,她便从襄王府里寻摸几个丫头让他带上。
周绍便笑了笑:“庄氏伺候得很好,母亲不必挂心。”又带着些炫耀口吻:“先时皇後娘娘千秋宴,娘娘还夸了她是个有福气的面相。”
老王妃实然不喜欢他这般偏宠一人的做法,但鹤哥儿这场病下来,磨了她不少心气儿,她眼下旁的想法没有,最关心的就是幼子的子嗣问题。
既然要争大位,就不能在这种要紧的事上给人留话柄。
“她是个懂事的就好。”老王妃微笑道,“既是如此,也该断了药,早些为府里绵延子嗣是正经。”
她见庄氏素来得宠,肚子却迟迟没有动静,便料想着该是因原先的身份问题,一直用着避子药。
可小陈氏不是原配,府上先头已经有了两子一女了,如今是要紧时候,倒也不必计较妾室子是否生在正室夫人之前的规矩了。
周绍抿了抿唇,到底没将陈家往他宅子里伸手的事说与老王妃,只点头应下,索性叫她误会了也好。
车队在襄州城盘桓了一日,才继续慢悠悠地南下,往江南东而去。
因这不紧不慢游山玩水的架势,直到七月中,一行人才到了毗邻淮州的洪州地界。
这一日,车队晌午时分进了稷城县,便在洪州稷城县县令的带领下,住进了县衙为他悉心准备的别院里。
县城里哪有什麽豪奢t的别院,这地界无非是郡王府的随从一早打过招呼,县令让当地的大户让出来的宅子。
随行的文官忍了又忍,等人都各自散了,才悄悄和一小将抱怨:“……若是脚程快些,关城门前必然是能进城的,偏偏还要耽搁一日……”
小将一路跟过来,自认早就看明白了这位郡王爷的作风,闻言嘻嘻地笑:“淮州城内,王爷说话可就不好使了,哪里如在洪州,住这麽大的别院,还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文官气呼呼地道:“再是不同,淮州的人还敢慢待龙子凤孙不成?分明是他拈轻怕重,不想办这差事……”
小将就安抚了这位大人几句,转头便偷偷和别院内宅里伺候的奴仆搭上了话。
“去瞧瞧,王爷在做什麽?”
胡县令为郡王准备好了酒席,郡王也没有推辞,席间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宾主尽欢。
等席散了,那奴仆便见郡王爷直奔方才带来的女眷安置的屋子,她避过服侍的人,悄悄躲在了窗棂下。
青天白日的,里头却很快传来了衣物窸窣丶桌椅挪动丶床榻嘎吱摇晃的声响,更混着女子娇软细弱的嘤呜声,如春日的猫儿似的,挠得人魂魄都直激灵。
探子很快就寻了机会出去禀报:“……瞧这荒唐模样,说不定要一直闹到夜里。”
那小将便嗤笑一声,心头的警惕降至最低。
这位还真是宠爱随行的妾室,巴巴地留在城外,该不会就是为了好生与妾室春风一度吧?毕竟寻常赶路的时候,可没有这麽舒服的宅子住。
等消息一层层递出去,屋内,目光清明的周绍却换上一身低调些的衣物,在趁着换岗之际带着青娆离开了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