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老两口思想传统,怕她因为这些事得罪亲戚。
但她向来不喜欢被这些人情世故绑架。
该亲近的人,她自然会好好对待。
那些不怎么亲近的,她也不会勉强自己。
回到家,刘英已经做好了晚饭。
林晚青洗了洗手,就帮忙摆碗筷。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着饭,窗外的槐花香飘了进来,带着初夏的暖意。
饭后,林晚青坐在沙上,想着明天芳蓉的婚礼。
她已经安排好了生意的事,明天要好好给侄女热闹热闹。
至于那些人情世故的琐事,她向来不放在心上,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身边的人,就足够了。
第二天一大早,京市的胡同里还飘着淡淡的槐树花香,林晚青家的四合院已经忙活起来了。
天刚蒙蒙亮,刘英就踩着露水从胡同口的早点铺买回了油条和豆浆。
顾母正在客厅里的八仙桌旁摆碗筷,为吃早饭做准备。
顾父则戴着老花镜,细细擦拭着林晚青给他买的皮鞋。
“阿泽,你那件藏青色的中山装熨好了吗?今天芳蓉结婚,可不能穿得太随意。”林晚青一边给双胞胎系红领巾,一边朝里屋喊着。
她今天穿了一件月白色的的真丝刺绣衬衫,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直筒裤,头用一根珍珠夹挽在脑后,显得干净利落。
作为京市小有名气的生意人,林晚青向来注重仪表,更何况今天是侄女的大喜日子,礼数上绝不能含糊。
顾明泽从里屋走出来,身上的中山装熨得笔挺,胸前的口袋里还别着一支钢笔。
他今年四十三岁,作为机械厂的总工程师,常年和机器打交道,脸上带着几分理工科男人特有的沉稳,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
“熨好了,娘昨天特意叮嘱过的。”
他抬手看了看手表,说道:“时候不早了,孩子们该上学了,咱们吃完早饭也得赶紧出,别让二哥二嫂等急了。”
早饭简单而丰盛,油条、豆浆、鸡蛋,还有林晚青特意让卤味店的师傅留的酱牛肉。
睿睿和轩轩快地吃完,背着书包由刘英送去上学。
顾父顾母也收拾妥当,顾母揣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是她准备的随礼,用红绸布包着,透着喜庆。
“走吧,咱们骑车过去,酒店离这儿不算太远,半个钟头也就到了。”
顾明泽推出院子里的两辆自行车,一辆是他自己骑的永久牌,另一辆是给林晚青买的凤凰牌。
车把上还挂着一个崭新的暖水瓶,里面装着顾母泡的菊花茶。
顾父顾母年纪大了,坐不了自行车,顾明泽特意提前托同事找了辆三轮车,车夫已经在胡同口等着了。
四人分两路出,晨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
年的京市,街道上已经有了不少自行车,偶尔能看到几辆公交车驶过。
路边的商店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招牌,有国营的百货商店,也有像林晚青这样的个体户开的小店,处处透着改革开放后的生机与活力。
林晚青骑着自行车,跟在顾明泽身后,看着路边渐渐多起来的人群,心里感慨万千。
自他们穿越来这个世界,已经二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