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老四一家,目前暂时只能先跟着老大家一块儿吃饭,等到新房子建好之后再搬出去住。
让众人没想到的是,顾父竟然花大价钱搞来了两口锅,老三和老四两家一家一口。
看到这里,就连在一旁一句话没说的林晚青都不禁有些诧异地多看了这位看似憨厚老实的大家长几眼。
这年代的铁锅,可是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的物件儿。
也不知道顾父是怎么一次性弄来两口大铁锅的。
顾明泽这边她是知道的,肯定是没有在这事上帮忙。
难道是顾二哥那边的关系?
顾二哥当兵这么多年,战友估计全国各地都有,弄两口铁锅这样的事情估计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么一想,林晚青又开始理解了。
只是,今天的事情,确实是颠覆了林晚青以往对于顾父的看法。
不说别的,一下子拿出这两千多块钱来,就已经足够证明这人的不简单。
还有今天这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在佐证着这一点。
她不禁在心里想到:估计顾大哥一家会花钱买下这多出来的一间房,都在顾父的预料之中吧。
或者说,顾父在提出谁愿意花钱买这间房的时候,就知道老三家不会去买,最终这间房还是会落到老大的头上吧。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老一辈人的人情世故和生活智慧可不是他们这种小年轻能比的。
这个时候农村分家能给每个儿子分上o块钱的,确实很难得。
若是被队里其他人知道了,任谁都会感叹一句:顾父是个有本事的人。
就连几个儿媳妇也在心里为顾家的家底而震惊。
东西都分清楚了,最后就是养老的问题了。
“养老的话,我跟你们娘跟老大一起过,老三老四每年按照队里的标准给粮食,至于老二和老五……”
话说到这儿的时候,只见顾父稍稍停顿了片刻,似乎是在思考着接下来该如何措辞才好。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地开口说道:“以后也不用寄块钱那么多了,我跟你们娘花不了什么钱。”
然而,顾父的话音刚落,坐在一旁的顾明洋便立刻坐不住了,第一个表示不同意反驳道:“爹,还是按原来的块吧,你和娘放心花,你儿子我养得起你们。”
紧接着,顾明泽也赶紧跟着附和起来:“就是,爹,还是一切照旧吧。”
看到两个儿子如此坚持,顾父不禁感到一阵欣慰。
孩子们孝顺父母,他们做父母的也不得不为孩子考虑。
顾父想了想,开口说道:“爹知道你们有孝心,你们都有自己的小家庭了,以后孩子多了样样都要花钱。”
“我跟你们娘都在农村,粮食和菜都不用花钱,真用不了那么多。”
实际上,这番话顾父和老伴儿早在心里琢磨许久了。
只是那时候没分家,怕其他儿媳妇们有意见。
现在分家了,儿子寄回来的都是给老俩口的养老钱,寄多寄少的就跟其他人没关系了。
一旁听到这话的郑玉萍撇了撇嘴,暗道这老俩口也是傻的,儿子给钱竟然还不要。
要是以后她儿子孝敬给她的钱,有多少她就要多少,少了她这当娘的绝对不答应。
“老哥,你看明洋和明泽每人寄多少合适?”
顾正源看着兄弟俩都争着给父母多寄钱,不由得有些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