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父放下筷子,慢悠悠地说:“这次你们去了,多注意安全,跟外商打交道,既要热情,也要有分寸。”
“爹您放心,去年我们都去过,有经验了。”林晚青夹了块排骨给顾父。
“这次景瑶跟着,还能帮着翻译,更稳妥。”
顾景瑶扒了口饭,忽然说:“对了爸,妈,我们老师说,这次广交会上可能会有苏国的客户,我辅修了俄语,刚好能派上用场。”
“老师还让我多收集点外贸数据,说对我以后找工作有帮助。”
“那可得好好把握。”
顾父点点头:“现在国家鼓励对外贸易,服装厂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得抓住机会好好干。”
顾母则一个劲地给顾景瑶夹菜:“多吃点牛肉,补力气,去了广市天气热,别贪凉,记得带件薄外套。”
刘英收拾完碗筷,又端来一碗银耳羹:“晚青啊,您最近天天在厂里忙,喝点银耳羹补补。”
“你最近为了培训的事情,每天都忙到很晚。”
林晚青接过碗,心里暖暖的。
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看着家人关切的眼神,林晚青忽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气。
广交会的战场就在眼前,她和她的团队,都已经准备好了。
夜色渐深,京市的灯光次第亮起,映照着这座正在快展的城市。
林晚青的心中,再次升腾起一腔豪情壮志,誓要在这次广交会上取得一个好成绩,为锦绣服装厂打开新的展局面。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四月份。
四月的京市,春风已经吹绿了护城河两岸的柳枝,却吹不散锦绣服装厂里的紧张气息。
缝纫机的哒哒声、布料裁剪的咔嚓声,还有员工们偶尔压低的讨论声,交织成一幅忙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顾景瑶穿着一件浅蓝色的的衬衫,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正认真地跟在一位老师傅身后,时不时停下来记录着什么。
之前在学校里学的基础知识扎实,这给了她很大的便利。
现在,她只需要花时间了解一些服装行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词汇,还有掌握好林晚青和苏知航梳理好的流程和话术,就能很快上手了。
“景瑶,这个‘明线’和‘暗线’的区别,你可得记清楚了,到时候跟客户介绍的时候可不能说错。”
老师傅指着一件刚做好的连衣裙,耐心地给顾景瑶讲解着。
顾景瑶连忙点头,在笔记本上快地写下:“明线:线迹暴露在面料表面,起到装饰和固定作用。”
“暗线:线迹隐藏在面料夹层中,仅起固定作用,外观更整洁。”
写完后,她又抬头看向老师傅,笑着说:“王师傅,我记住了,谢谢您。”
因为年纪小,又是老板的女儿,大家对顾景瑶都很是照顾。
尤其是几个去年给锦绣服装厂担任过翻译的人,更是把自己知道的都毫无保留地教给她。
他们知道顾景瑶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而且人也懂事,一点都没有娇生惯养的脾气。
其中有两个还是顾景瑶的师兄师姐,他们去年就是通过顾景瑶的介绍才来到锦绣服装厂担任广交会的翻译的。
师兄叫李哲,学的是英语专业,去年广交会上,他凭借流利的口语帮服装厂谈成了好几个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