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杨雨棠放下玉佩,又拿起信件一封一封拆开来看。
第一封是最近的,没有提到岁贡的事情,说的是沐凤梧的婚事。信上云南王沐晟说,听四娘说了圣上赐婚的事情。读到这里杨雨棠正准备换下一封,无意间扫到一句“听四娘说你很喜欢这位三小姐”愣住了!忍不住又往下读了几句,信上说等他成亲之後,沐晟就会想办法说服永昌帝让他回云南。
换下一封,是夏天的时候,说“春和堂”的事情已经在调查了,让他出门小心些,多带几个人,不要去偏僻地方,沐晟怀疑是云南的几个寨子派人潜进京城。
又一封,夏初的时候,沐晟听说皇後准备给沐凤梧选合适的世子妃,劝说他不要太固执,总要成家立业。若是他能早些成家,且世子妃是京城官宦人家的女儿,或许永昌帝能放心些早些让他回去。读到这里,杨雨棠想到自己,京城官宦人家的女儿,两个姐姐都嫁入皇家,或许这就是永昌帝要给他们俩赐婚的原因。
宗亲中适龄的女子,一个是常宁郡主的孙女周黎,一个是长公主的小女儿宝华郡主。周黎被选作太子妃,宝华郡主永昌帝舍不得她远嫁,所以他将目光放在了与皇室关系密切的杨家身上。此时,正好她和沐凤梧传出了那样的事情,不管澄清没澄清,所有人都会将杨雨棠和沐凤梧很轻易联系在一起,永昌帝也不过是顺水推舟。
难怪常宁郡主进宫都没能说服永昌帝!他知道不能一直将沐凤梧一直留在京城,他早已下定决心走这步棋,常宁郡主越是诚心求这门婚事,永昌帝越是着急促成她和沐凤梧的婚事。
杨雨棠很快将最近一年的信件都扫了一遍,信中提及事情一是云南王在云南忙着剿匪,云南山匪横行,围剿起来并不容易;二是关心沐凤梧在京中的日常生活。
由此看,云南王非常在意他这个儿子,定不会抛下他造反。岁贡没有按时上缴,云南那边给的理由是被山匪劫掠,应该不假。
岁贡通常就是些地方盛産的东西,在京城或许稀奇,在本地算不上奇珍异宝,山匪劫岁贡属实没必要,这才是永昌帝发怒的原因。
杨雨棠将信收好放回盒子里,擡头问:“春归,这次岁贡是什麽东西,你能猜到吗?”
春归答:“往年这个时节应该送药材和珍稀木材居多。”
杨雨棠点头,跟她猜想的差不多,又看了看盒子里的宝贝,没有找到合适的,又问:“还有没有?找一些吉祥如意的宝贝,外人没在府上见过的东西。”
春归点头:“有的,库房里还有很多,三小姐随我来。”
杨雨棠跟着来到库房,打开门之後,里面琳琅满目的珍宝摆了三排,角落处还放了几个大箱子,春归一一打开给她看。
“那是什麽?”杨雨棠指着一个大珊瑚下面的石头问。
“珊瑚,不过是有一年我们王爷得了这个宝贝特意送给世子的生辰礼,世子有些嫌弃,就扔在这里了!”春归如是答。
“我是说那块石头?看着也挺别致的。”
“就是普通的石头,王爷随便找来放珊瑚的吧?”春归有些不确定。
“是云南的石头对吧?没人见过吧?”杨雨棠问。
春归摇头,就算见过,谁记得一块石头?
“就它了!”杨雨棠指了指那块石头,又让春归搬到院子里,刻上“永昌”两个似像非像的篆体字,又按照造假旧碑文的方式给它做旧。杨雨棠平日便爱收集金石玉器,辨认真品她不比老师傅差,造赝品更不在话下,只是平日里自己弄着玩,从未让人知道。
杨雨棠弄好之後,拿给春归和四娘看,果然像自然形成一般。
然後杨雨棠又拿着空白纸张,模仿了几遍云南王的字迹拿给四娘和春归看:“如何?你们能看出这不是王爷的字迹吗?”
“这?棠儿模仿王爷的字迹作何?”杨雨棠过于全能,让四娘有些担心,但想到她做到如此坦诚,应当不会心怀不轨,吧!
杨雨棠没说话,又拿了一张纸,提笔写了一封信,信上模仿云南王的口吻,为这块新造的祥瑞之石编造了一个美好的故事,昭示着大量国运昌盛,永昌帝乃天命所归。最後又述说了这几年云南山匪横行,剿匪不易,但在艰难时刻发现了这块石头,让他信心倍增,坚信匪患终究会被消灭。特献上此石,请圣上静候佳音!最後说明了匪患狡诈,企图劫掠岁贡,扰乱军心,请圣上明察,云南定会给圣上一个交代。
还好沐晟给沐凤梧说剿匪的事情十分详尽,这才让杨雨棠能把内容编得够像!
杨雨棠将信轻轻吹干後,拿给四娘看:“四娘你瞧,可有破绽?”
四娘和春归都凑过来,清晰一口气,春归忙去拿出云南王往日的信件来对比,竟能以假乱真!登时对杨雨棠刮目相看。
如此短的时间,她既能模仿王爷语气写出一封信,又能模仿王爷字迹以假乱真,若是男子,那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