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身形瘦小、穿着普通侍女服饰、面容模糊的女子,始终将头埋得极低,仿佛要融进殿柱的阴影里。
但温梨儿却莫名觉得,那低垂的头颅下,似乎隐藏着比这位光彩照人的公主更深沉、更令人不安的东西。
“叮铃铃……”
玉瑶公主抬手示意侍女斟酒,腕间金铃又是一阵轻响。
这声音让坐在温梨儿身边的昭昭微微蹙起了小眉头,下意识地往母后温暖的怀抱里缩了缩,小声嘟囔:
“母后……铃铛好吵……”
温梨儿立刻察觉,轻轻握住女儿伤口已恢复的右手,柔声安抚。
同时,她心中的疑虑更深——
为何孩童觉得那铃声刺耳烦躁,成人却如痴如醉?
暮暮也警惕地看了玉瑶公主一眼。
天天则坐得笔直,目光沉静,将这一切细微动静尽收眼底。
晏时叙举杯,朗声道:
“西虞国主深明大义,遣使和亲,献城献宝,以求两国永睦。朕心甚慰。今日设宴,一为犒劳使团舟车劳顿之苦,二为共庆邦交之新谊。愿自今日起,大晏与西虞,化干戈为玉帛,共享太平盛世!众卿,共饮此杯!”
“吾皇万岁!愿大晏西虞,永结盟好!”
群臣齐声应和,殿内气氛被推向高潮。
觥筹交错,丝竹再起,身着彩衣的舞姬们鱼贯入场,舞姿翩跹曼妙。
然而,在这表面的繁华与和乐之下,暗流汹涌更甚。
宴至中段,玉瑶公主盈盈起身,赤足踏着光洁的金砖,足踝金铃随着她的动作发出清脆而极富韵律的声响。
她对着御座再次深深一礼,声音透过面纱,带着恰到好处的恳切:
“陛下,娘娘。玉瑶远道而来,一路所见,皆仰慕大晏上国风仪之华美,礼仪之昌盛。为表西虞求和之至诚,更感念陛下恩典浩荡,玉瑶愿献上西虞祈福之舞一支。一为大晏国祚绵长祈福,二为太皇太后凤体早日康复祈福。恳请陛下、娘娘恩准。”
此言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祈福之舞?为缠绵病榻的太皇太后?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让人难以拒绝。
玉瑶公主献舞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位神秘的异国公主身上,充满了期待。
晏时叙的目光也落在她身上,片刻,缓缓颔首。
“公主有心。准。”
“谢陛下恩典。”
玉瑶再次一礼,眼波流转,面纱下的唇角似乎勾起一抹上扬的弧度。
丝竹声起,曲调却非大晏常见的清雅婉转,而是带着一种西域特有的、缠绵悱恻又隐含激昂野性的韵律。
玉瑶公主旋身步入殿中空地,赤足轻点,腰肢如风中细柳般摇曳起来。
她的舞姿大胆而妖娆,迥异于大晏舞蹈的含蓄内敛。
金红色的舞裳随着她急速的旋转飞扬而起,如同燃烧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