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皇室宗亲轮番入宫,在慈宁宫为太皇太后侍疾。
晏时叙将大部分国事交由临王、城王、谦郡王几人分担。
他自己每天必定抽出一半的时间,亲自守在皇祖母的病榻前。
太皇太后最初一天还能醒转几次,加起来约莫有四五个时辰是清醒的。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清醒的时间肉眼可见地缩短,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
那本就微弱的生命力,正在不可逆转地流逝。
而在外闯荡江湖的枭枭、雄雄、琅郡王、梁王四人,接到太皇祖母皇祖母病危消息后,立刻放弃了原本前往西潼关的计划,火速改道回京。
与此同时,远在边关的武王接到飞鸽传书,如遭雷击。
这位威震四方的将军王,身体晃了晃,差点栽倒。
他连夜点了两百名最精锐的亲兵,轻装简从。
一路快马加鞭,星夜兼程朝京城狂奔。
飞奔至半途,“劫”到了在官道上同样策马疾驰的琅郡王一行四人。
为了加快速度,琅郡王和梁王带着枭枭和雄雄同骑一骑。
考虑到他们年纪还太小,琅郡王和梁王并没有用最快的速度赶路。
可武王就不一样了。
他心急如焚,一声暴喝:“都出来闯荡江湖了,连这点颠簸都受不住,还闯个屁!”
根本不容商量,他直接将两个小的从琅郡王和梁王的马背上“提溜”过来。
一左一右,如同绑缚军资一般,用特制的宽布带牢牢绑在了自己的战马背上。
“吊稳了!掉下去老子可不管捡!”
随即,他猛夹马腹,战马长嘶一声,如一道离弦之箭冲了出去,速度比之前快了何止一倍!
真正是风驰电掣,一路烟尘滚滚。
……
武王归京
这日,京城东门旌旗招展。
皇帝亲率文武百官,肃立于城楼之下。
迎接保家卫国、为大晏征战四方的武王归京。
消息早已传开,城中百姓亦自发夹道相迎,万人空巷。
只是,当武王那标志性的粗犷形象出现在城门口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忍不住瞥一眼他的马背。
两位模样俊秀的小公子,一左一右被牢牢绑在他的马背上。
头发被风吹得凌乱不堪,小脸煞白,眼睛紧闭。
随着战马的颠簸一晃一晃,模样看着着实有些凄凄惨惨戚戚。
枭枭和雄雄努力想用袖子遮住脸,奈何双手被固定在身前,动作艰难。
太……太丢脸了!两人内心哀嚎。
为了能快些见到太皇祖母,被绑着赶路他们认了!
可……可都进京城了,叔祖父就不能先把他们放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