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竹马篇是什么意思 > 抹黑(第1页)

抹黑(第1页)

抹黑

又一个周日的午後,阳光如同融化的金子,慵懒地透过图书馆高大的玻璃窗,在光滑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

Q大学图书馆三楼的社科阅览区静得只能听见书页翻动和空调低沉的嗡鸣。

苏晚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摊开的是厚厚的《文心雕龙校注》和几本比较文学理论的英文原着。他纤细的手指正飞快地在笔记本电脑上敲击,整理着下周要交的《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论》课程的文献笔记。

就在他刚理清“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之间的微妙差异时,对面的椅子被轻轻拉开了。苏晚擡头,看见李明轩神色凝重地坐下。

“你看这个。”李明轩压低了声音,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苏晚。

屏幕上显示的是Q大校园论坛最热门的帖子,一个刺眼的标题映入眼帘。《当文学新星背後有金主:论资源与才华的辩证关系》。

苏晚的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放下手中的笔,仔细阅读起来。这篇文章功力不浅,用词看似客观冷静,引经据典,打着学术探讨的幌子,实则通篇都在含沙射影。

它从近年来文坛少年成名的现象谈起,逐步收拢焦点,最终毫不意外地指向了大三就在权威杂志《言叶》开设专栏,近期又获得全国性文学新锐奖的“Q大某苏姓同学”。

文章巧妙地将“豪车接送”,上次陆寒州的车来接苏晚去看艺术展,“顶级期刊资源”,“迅速积累的名声”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构建出一个“才华或许有之,但若无资本强力助推,绝无可能达到如此高度”的叙事。

“写得还挺有迷惑性。”苏晚看完,脸上看不出什麽波澜,只平静地评价道,“逻辑缜密,引证也像模像样。如果不是在说我,我可能都会信几分。”

李明轩盯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一点愤怒或委屈,但失败了。

“你倒是沉得住气。这帖子发出来才两小时,已经快五百回复了,热度还在涨。匿名区现在跟炸了锅一样。”

他的话音刚落,一阵带着汗水和阳光气息的风就冲了过来。赵锐抱着篮球,额上还带着运动後的汗水,气喘吁吁地跑到他们桌旁,手机屏幕几乎要怼到苏晚脸上。

“晚!你看论坛了吗?这他妈能忍?纯属放屁!”他的嗓门有点大,引得旁边几个看书的学生不满地看过来。赵锐赶紧压低声音,但怒气不减,“我这就去找计算机系的哥们儿查IP,非把这个造谣的孙子揪出来不可!”

“不用。”苏晚合上面前的书本,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这种文章,看似来势汹汹,其实根基虚浮。你越是大张旗鼓地去查,反而越显得我们心虚。”

“那就任由他们泼脏水?”赵锐梗着脖子,一脸不忿。

“脏水之所以是脏水,是因为它本身不干净,而不是因为它泼到了谁身上。”苏晚拿起手边的保温杯,慢条斯理地喝了口水,“真相不会因为几句谣言就改变。”

正如李明轩所说,论坛的匿名区已经彻底分裂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质疑派言之凿凿,仿佛手握内部消息:

1L:就说怎麽可能大二就在《言叶》开专栏,那里多少教授投稿都被拒,原来是有金主爸爸铺路啊,懂了懂了。

2L:那些吹他文笔惊为天人的出来走走?现在知道‘才华’是怎麽来的了吧?[狗头]

3L:怪不得上次有同学拍到限量版幻影在校门口等他,原来如此。文学梦想?不过是金钱堆砌的空中楼阁。

5L:我是隔壁P大的,吃个瓜。贵校这麽乱吗?看来所谓才子人设看看就好。

7L:楼上+1,早就觉得他成名太顺利了,果然经不起深扒。

然而,支持派的声音也迅速集结,并且因为许多实名账号的加入而显得更有分量:

8L:我是文学院大四的,跟苏晚学弟一起上过王教授的《古代文论》。说句公道话,他的每篇课程论文都是优秀等级,这是王教授在课上亲口表扬过的,怀疑他才华的建议先去拜读一下他的获奖作品《断章》。

12L:《言叶》杂志的编辑是我家远房亲戚,他们内部评价苏晚的稿子是‘灵气与功底兼具’,从来都是一次过,根本不用改。资本能逼着顶级期刊的编辑说假话?

15L:认识苏晚一年多了,他是我们社团的。从没见他炫耀过什麽,穿着朴素,反而总是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的那个。说他靠金主,不如看看他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和笔记本!

18L:我是经管学院的,跟文学圈不沾边。但就事论事,那篇文章看似客观,其实全是暗示和引导,典型的‘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带节奏的痕迹太明显了。

就在争论白热化的时候,一个实名认证为“文学院-沈晴”的账号发布了长文回复。这位才华横溢,在院内颇有声望的学姐,用清晰冷静的文字写道:

25L:作为苏晚同学的直系学姐,也是他几篇重要作品的‘第一读者’,我想我有资格说几句。我见证了他《断章》从初稿到定稿,前後修改十七遍的过程;也亲眼见过他为了查证一个唐代冷门典故,在古籍阅览室泡到凌晨,最後趴在那里睡着的样子。也许有人不相信纯粹的热爱和努力,但我恳请诸位,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有背景’,‘有金主’来轻易否定一个人付出的所有汗水。才华需要土壤,但苏晚的土壤,是图书馆的灯光,是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是他对文学近乎虔诚的敬畏。Q大的精神,难道是鼓励我们不去看事实,而热衷于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自己的同学吗?

这条有理有据,饱含真诚的回复,迅速被大量点赞和引用,冲上了热门第一。

更让人意外的是,紧接着,一个实名认证为“经管学院-钱薇”的账号也转发了帖子,并发声支持:

33L:和苏晚学长合作过校流浪猫保护协会的公益项目,他是项目总负责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学长是个特别认真,特别负责,并且能力超强的人。活动策划,资金筹集,对外宣传,他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而且待人接物非常谦和。要说背景,我们Q大哪个学生身上没点‘背景’?也许是高考状元,也许是竞赛金牌,也许是某种独特的人生经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和行动,让这些‘背景’成为助力,而不是躺在上面睡大觉,或者成为攻击他人的武器。苏晚学长,显然属于前者。

这两位颇具分量的人物的发声,像两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更大的涟漪。支持者的声音明显壮大了许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