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07
假期安尧一般会八点起床,前提是徐听寒不折腾他。而徐听寒一般会在七点半出门上班,两个人不太能碰得到。从恋爱初期起他们就不是话很多的情侣,结婚後更是不会每天有三百句情话说给对方听,微信和电话里聊的最多的是几点下班和今天吃什麽。
但安尧感觉这样还不错。徐听寒真要他说太多感性的话他也说不出来。有时安尧会反思,自己这样不常表达是不是不好,甜言蜜语在感情生活里并不是不重要的组成部分,徐听寒会不会感受不到自己的心意?
可徐听寒从来没这样要求过安尧。他会说很多遍“爱”,却很少会让安尧说。在生活中的种种小事上徐听寒经常会做的比安尧想要的好很多倍,好到安尧会很怀疑徐听寒究竟看上他什麽,才会选择和他这样有些无趣的人恋爱结婚。
如果让安尧来客观评价的话,无论徐听寒和谁结婚,都能把日子过得很好。而正相反,在安尧最初版本的人生规划中,并没有“结婚”这个选项。
要是徐听寒能在吵架的时候能多听听安尧的诉求就更好了。安尧一面吃徐听寒不知道几点爬起来熬的粥一面想。粥的温度正合适,入口的糯度香味都很好,安尧不自觉多吃了些,将徐听寒煮的明显多于安尧日常食量的鱼片粥都喝掉了。
刚将碗放进洗碗机,徐听寒消息又到了。【吃饭了吗?看看空碗,老婆。】
安尧拍了台面上还没刷的锅,【很好喝,但下次不要起这麽早煮了,你可以多睡会儿。】
【你喜欢吃我就喜欢做,宝宝,请假的事我已经和局长说了,他给假了,时间是这周五到这周日,那周四下班我们就走。攻略我已经看好了,你把要穿的衣服提前准备好就可以。】
徐听寒像是不放心,又和安尧确认一遍。【没耽误你工作吧,遥遥?要是学校那边有安排,我们就在市内玩,不去莱城了。】
【不会,学校那边没什麽事。】
下周院里有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院长希望安尧能参与筹备,除此之外没有必须要做的紧要工作。学生的论文昨天安尧已经改好两篇,还差一篇,今天就能看完。仔细算来已经很久没和徐听寒出门旅游了,前几次的出行计划都会被突发事件打乱,没有人会在假期和旅行到来前不期待,安尧也不能例外。
布丁这周都待在安尧父母家。老两口原本是想把布丁要去陪着玩几天,现在正好能帮忙在安尧和徐听寒不在的时候照顾布丁。安尧周三拿了布丁的狗粮和玩具送过去,在楼下挥别布丁时安尧着实依依不舍了一阵,布丁也一直望着安尧,圆圆的黑眼睛瞧着安尧离开的方向。
安尧回了两次头就不敢再看了,很快地跑到小区门口的公交站,上车後心口依然酸涩。
养宠物是甜蜜的烦恼,付出爱的同时会得到爱,享受宠物的陪伴也意味着要尽到照顾宠物的义务,如果是认真尽职的主人,养育宠物所需要的心血不比养小孩少。安尧理解为什麽徐听寒那天回家时嘴里说的是“看布丁”,因为如果离家出走的是他,他也会这样,最多三天就会偷偷跑回来看布丁的情况。
布丁是他和徐听寒共同养大的,接回来时不比手掌大多少,好不容易养成了现在这只六七斤,跳到床上砸人有点疼的小白猪,和他们的孩子无异。记忆总在分离时改变形态,从轻变重,从真切到模糊,安尧人生的无数片段曾与布丁和徐听寒共享,无论刻意抹除谁的存在都不亚于割肉剔骨。
到了周四,下班前徐听寒让安尧在家等他,行李还没搬到车上,他回家里运下去。因为是短途旅游,两个人只带了小号的行李箱,行李是安尧收的,他和徐听寒的衣服丶洗漱用品丶床单枕套都装了,但昨晚徐听寒回家後又不知道放了些什麽进去,洗澡时安尧有听到行李箱被拆开的声音。
出于自保心理,安尧并未二次检查,否则他推测那些东西可能会在昨晚就被用到自己身上。
滨城莱城毗邻,车程大约两个小时多一点。在市内去高速口的路途上堵了一段时间,上高速後徐听寒提了车速,车开的很快很稳。安尧坐在副驾驶,手上的保鲜盒里是徐听寒洗好的水果,蓝莓树莓和车厘子,都是安尧喜欢吃的。
安尧自己吃几颗,再用叉子喂徐听寒吃几颗,如此交叉轮换,很长一段时间内两个人的腮帮都是鼓起来的。
上高速时天还没全黑,金色的晚霞铺在天边,云层大块而厚重,像是用铲子涂在画布上没有晕染的颜料块。车在逐渐落幕的光照里划出一条黑色的拖尾长线,安尧靠着颈枕偏头看徐听寒:“外面好漂亮。”
“嗯,出来旅游就是要看风景。到酒店差不多九点,宝宝你要是不累的话我们去看海。”徐听寒说,手握在方向盘上,宽大的骨节明显到快要冲破薄薄皮肉突出来。
他说话时嘴角带着很轻的笑意,又逗安尧:“你是小学生春游吗?一直趴在车窗上看?”
安尧将头别过去不理他,继续看高速公路旁边缘模糊的绿地。等暮光渐暗,安尧将注意力放回车内,调大车载电台的音量,又掏出手机随便刷了刷。
李教授半小时前在朋友圈里上传了一张饭菜的照片,桌面是腻乎乎的黑色,浸着一层油光,白瓷盘里的菜色都是安尧没见过的样式,有些黑色和深绿色菜叶的他认不出是什麽,炒的肉倒像是村民自制的腊肉。
“地方特色,难得一见。”李教授评价道。
安尧点了个赞,又给李教授评论:“这些菜的名字您知道吗?不知道滨城这边能不能网购到,黑色的那个我还挺想尝尝的。”
李教授和安尧的导师是师兄弟,毕业後分别去不同的高校任教,安尧入职现在的学校时和李教授打过招呼,请李教授吃了饭,平时的关系很亲近。这次李教授去调研的村落是学院的对口援助乡村,每年都会有不同的老师去调查和驻村。村落的位置很偏,前年才全面覆盖手机信号,听李教授说,最开始几年去援助每次进村都像与世隔绝,称得上是隐居修行了。
还没等到李教授回复,屏幕上弹出了于恺发的消息:【学长,我听学生说论文你已经帮忙改好了,谢谢。我看到你的评论了,那种菜没有一个官方的名字,当地人的方言里就称它为‘山里的野菜’,你想要的话我买一些,回滨城拿给你。】
【不用这麽客气,修改意见我已经和学生们说过了,你可以再根据你的想法调整一下。野菜如果太麻烦就不用买了,你们在村里的条件如何?驻村工作辛苦吗?】
大概是暂时没什麽需要忙的事情,于恺不间断地和安尧说了很多,住宿环境的简陋丶交通的不便这些都可以预见,方言沟通的困难和少数居民对外来人的抗拒偶尔也会成为阻碍团队探访丶制定援助计划的因素。考虑到于恺此刻可能更需要倾听而不是提出建议,安尧回复语句的不算多。
【学长,你假期一直在滨城吗?我家有远房亲戚要来旅游,带了一些特産,我不在家也吃不到,你要是方便的话我让他们送到你那边,你拿一些回去和他吃。】
从安尧答应徐听寒的追求开始,一直到和他结婚,于恺对徐听寒的称呼都是“他”。于恺和徐听寒同岁,因此一开始安尧还以为是于恺找不到合适的称谓称呼徐听寒,毕竟叫“嫂子”并不合适。可次数多了,安尧也渐渐地感觉出哪里不太对。
得知安尧和徐听寒结婚的消息时,于恺脸上的神情不像是震惊,反而有种隐约的不屑。安尧没有直接指出,毕竟这听起来像是在捕风捉影。可徐听寒也莫名其妙地很排斥于恺,会因为于恺给安尧发消息而和他拌嘴,得知于恺也来到安尧工作的学校任职後闹过一次,冷战三天又自己跑来认错。
安尧气得不行,又无可奈何,只是愈发觉得事情很奇怪。
怀着恒久的困惑疑虑,安尧又一次纠正了于恺对自己丈夫的称谓:“我最近不在滨城,和听寒出门旅游了,特産就不要了,有机会一定能吃到。听寒应该也会喜欢。”
他在发送消息时犹豫了很久,还是选了“听寒”这个称呼,其实他更想说是“我爱人”,说“我老公”会显得太娇俏,“爱人”似乎正合适。可他又觉得这样像是公开的炫耀,有些紧张,心很痒,反复斟酌後才在万分纠结中介绍一旁的人为“听寒”。
半晌,于恺才回复了一个“好”字。安尧收起手机,看向周围,才发现不知何时车已经停了。徐听寒背靠座椅,食指在方向盘上轻点:“老婆。”
“和谁聊得这麽开心啊?老公叫了你两三声都没听见。”
徐听寒一眨不眨地盯着安尧的脸,带着有几分虚僞的丶微微扭曲的笑:“不会又是于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