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秦国嫪毐 > 第237集 蝗灾后的恢复生产(第2页)

第237集 蝗灾后的恢复生产(第2页)

王彩凤的热情被浇了一盆冷水,但她没有放弃。“支书,钱不够,咱们可以想办法凑。或者,咱们能不能自己琢磨着做一个?我看那原理好像不太难,就是用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带动一个泵……”

“自己做个?”老支书摇摇头,“丫头,那可不是做板凳打柜子,那是机器!精密着呢!搞不好浪费材料还误事。等等吧,等建国从公社回来,看看他有没有办法。”

王彩凤知道老支书说的是实情,但心里那股想要改变、想要提高效率的劲头却更强烈了。她利用休息时间,拿着根木炭,在合作社仓库的水泥地上,凭记忆画着那种喷雾器可能的结构图,时而凝思,时而涂抹修改。沈念秋来看过几次,虽然不懂机械,但也尽力帮她查资料,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原理介绍。

就在这种既有干劲又有隐忧,既有团结又有分歧的复杂氛围中,三天过去了。秦建国风尘仆仆地从公社回来了。他脸色疲惫,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当晚,屯支部和生产队干部被紧急召集到屯部开会。

煤油灯下,秦建国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清晰有力:“公社领导听了咱们的详细汇报,又核对了念秋整理的数据,基本上认可了咱们的实际困难。初步同意,将咱们的夏粮预产和征购任务,在原来摸底的基础上,再下调百分之十。”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各生产队长,脸上露出了笑容。下调百分之十,虽然还不能完全弥补损失,但至少大大缓解了压力,年底的口粮和分红有了基本保障。

“但是,”秦建国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领导也提出了要求。任务减了,是对咱们受灾的照顾,但咱们自己不能躺在‘受灾’的借口上睡大觉!公社要求咱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挖掘潜力,争取把产量尽量往上提!能多收一斤是一斤!而且,特别强调,要注重科学种田,提高生产效率,不能光靠人海战术苦干傻干。”

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这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咱们自己的需要!任务减了,是给了咱们喘息的机会,但咱们的目标不能降低!‘保丰收’这三个字,不能变成空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他把在公社了解到的一些其他大队的先进做法简单介绍了一下,比如有的队搞起了小型的蚯蚓养殖肥田,有的队在尝试更合理的密植。

“所以,咱们的生产竞赛,要加内容了!”秦建国一拍桌子,“不光比锄草追肥的度和质量,还要比谁的点子多,比的窍门巧!哪个队能在恢复生产、提高单产上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年底评优评先,重点考虑!”

会议的气氛再次被调动起来。干部们纷纷议论,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更有方向了。

散会后,秦建国特意留下了王彩凤和沈念秋。

“彩凤,你那个关于喷雾器的想法,老支书跟我说了。”秦建国看着王彩凤,眼中带着鼓励,“是个好想法!公社领导也强调要提高效率。这样,明天你跟我去一趟公社农机站,找找熟人,看看有没有可能弄到那种设备,或者至少,找些图纸资料回来。咱们不能光等着,得主动去找门路!”

王彩凤惊喜万分,连忙点头:“好!支书,我一定好好学!”

“念秋,”秦建国又转向沈念秋,“你继续抓好科技指导。另外,我考虑在屯里办个扫盲班和农业技术夜校,不光教认字,也讲讲怎么科学种田,怎么防虫防病。你文化水平高,这事你得牵头搞起来。让卫东那帮年轻人也都参加,他们学得快,也能帮你。”

沈念秋感受到信任和重托,郑重地答应:“放心吧,建国支书,我一定尽力办好。”

第二天,秦建国果然带着王彩凤去了公社农机站。经过一番软磨硬泡,加上靠山屯这两年也确实在农业机械化方面做出过一点小成绩(主要是王彩凤摆弄拖拉机出了名),农机站的负责人终于松口,答应将一台淘汰下来的、有些旧但核心部件还能用的悬挂式喷雾器,“借”给靠山屯“试用研究”,同时还找出了几张相关的简易结构图纸。

拿到这些东西,王彩凤如获至宝。回到屯里,她立刻组织了几个对机械感兴趣的年轻人,对照着图纸,对着那台旧机器,开始了废寝忘食的研究和改装。孙卫东也被吸引了过来,他虽然对机械不如王彩凤在行,但理解能力强,帮着查资料、计算数据,成了王彩凤的得力助手。两人之前因为竞赛检查产生的那点小芥蒂,也在共同的目标下烟消云散。

与此同时,沈念秋的扫盲夜校和农业技术班也热热闹闹地办了起来。最初只是青年突击队的成员和一些有积极性的社员参加,后来,一些看到科技带来好处的老把式,比如当初对叶面肥将信将疑的,也忍不住搬着小板凳来听课。屯部那间最大的屋子,晚上常常灯火通明,人们围着煤油灯,听沈念秋讲解作物生长的奥秘,听王彩凤和孙卫东分享他们研究新农具的心得。一种学文化、学科学、用科技的风气,悄然在靠山屯蔓延。

日子在忙碌和希望中一天天过去。庄稼在社员们的精心呵护和逐渐推广的科学方法管理下,顽强地恢复着生机。被蝗虫啃食过的伤口处长出了新叶,追施的肥料挥了作用,作物茎秆变得粗壮,叶色愈浓绿。田野里,再次充满了蓬勃的绿意。

一个月后,经过反复调试和改进,那台由王彩凤主导、众人协助改装的悬挂式喷雾器,终于成功地安装在了拖拉机上。第一次试运行那天,几乎全屯的人都跑来看热闹。看着拖拉机拉着那个大家伙,在田间道路上平稳行驶,后面喷出均匀细密的药雾,覆盖了广阔的面积,效率远以往几十个人背着喷雾器来回奔波,人群中爆出一阵阵惊叹和欢呼。

“了不得!彩凤这丫头,真成了咱们屯的‘机械专家’了!”

“这下好了,以后打药可省大力气了!”

秦建国看着这一幕,看着王彩凤被众人围在中间、因兴奋和自豪而满脸通红的样子,看着沈念秋在一旁欣慰的笑容,看着孙卫东和青年突击队员们跃跃欲试的神情,看着老支书和赵老蔫那些老辈人眼中流露出的认可与感慨,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混合着泥土青草气息和淡淡药味的空气,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靠山屯,这片饱经风雨的黑土地,在经历了冰雹的捶打、蝗虫的肆虐之后,不仅没有垮掉,反而在集体的共同努力下,焕出了新的、更为强大的生机。他们不仅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守住了家园,更在灾后的恢复与重建中,开启了通向更加科学、更加高效、也更加充满希望的未来的大门。秋天的丰收,似乎已经可以预见,但那绝不仅仅是粮食的丰收,更是人的成长、观念的更新和集体力量的升华。黑土地上的故事,正朝着一个崭新的方向,扎实而有力地延伸开去……

喜欢重生秦建国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秦建国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