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岁始是什么意思 > 第64章 游龙潜 他凝视着图纸上许久未见的熟悉(第1页)

第64章 游龙潜 他凝视着图纸上许久未见的熟悉(第1页)

第64章游龙潜他凝视着图纸上许久未见的熟悉……

天还未大亮,来上朝的官员算着时辰离开休憩用的朝舍,聚到长乐门前等候。

“怎麽又来了?”孟琰环抱手臂,倚着宫墙冲一处擡擡下巴,示意呼延贺看。

冬日里天亮得晚,浓重的晨霜中,一抹青色隐在半明半暗的天光里。

呼延贺左右看看,四周站满了等候上朝的官员,大家各自整理着衣冠,似乎并无人注意这边。

“小声些,让人听见。”他压低声音同孟琰交流。

孟琰才不在乎被旁人听见,他那副大嗓门要悄声细语也难。不过真让正主听见了他也难免尴尬,只好努力夹起嗓子,用气声说话。

“这才几天,都闹了三出了。前两天渔阳伯那次,成什麽样子,我看着都臊得慌。”

呼延贺叹口气。圣人虽无表示,架不住底下的人议论纷纷。这几天他没少听人谈及薛光庭誊书的事,传得连卫里的兵卒都有耳闻,还有人专门去各处书局搜罗薛光庭誊抄的艳-情本子。

昨日他还在卫中抓住有士兵聚在一起翻阅淫-书,叫他好一顿训斥。把书带来的士兵交待书是从书局买的,说是薛光庭亲笔,有好些人都在买。

呼延贺上朝时站在靠中间的位置,渔阳伯举着书给满朝官员看时,他也看过两眼。

虽说他自己字写得不怎麽样,但识人辨物还是拿得出手的,那些书局里买来的哪里是薛光庭的笔迹,这些商贾为了赚钱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他家中困苦,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我去赈灾的时候也见过,那些穷人家为了几个铜板一口吃食,什麽法子都使得,谁还能顾上脸面。要我说,给权贵行卷通榜丶花钱买名的,不见得比他更体面。”

粗粝的摩擦声响起,孟琰和呼延贺收声。永乐门缓缓动着,逐渐裂开一条缝隙。

“走吧。”呼延贺拍拍孟琰的胳膊,两人随着人群进入宫中。

“臣,有本奏。”

郑公绰听见这耳熟的声音耳熟的话,心里犯嘀咕。渔阳伯能参的都参的差不多了t,还要奏什麽?

“河东王氏在河东之地强取豪夺,侵占良田一百四十馀万亩,更与当地州府县官勾结,将王氏宗族应缴赋税丶应服劳役尽数转嫁佃农百姓身上。”

此话一出,殿中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孟琰探着身子往薛光庭处瞧,被呼延贺一肘捣在肋侧,抽着冷气站直不敢再乱看。

前些天弹劾王氏与渔阳伯勾连扣留贡品也就罢了,那些贡品进了河东,王家自然有办法让它们不被找到。薛光庭口说无凭,此事并非无处转圜,可他今日竟又提王氏在河东兼并土地丶偷逃赋税。

王家在河东盘踞几百年,早就将河东守得密不透风。便是朝廷派下来的官员,不守王家的规矩也别想安稳。

为官一任,日後晋升调迁还要在朝中看王家脸色,没有哪个官员愿意搭上一辈子的仕途与王氏为敌。

若真有那不识时务的,就算是亲王又怎样,不听话,自有办法收拾他。

“陛下,薛进士此言纯属无稽之谈。”有人站出来反驳,“我王氏家训谨信丶为公,惟愿上不负皇恩,下不负黎民,岂能做出这等兼并土地丶勾结官员之事?薛进士年纪尚轻,又初入仕途,怕不是为人蒙骗丶受人挑唆,拿些捕风捉影的事来朝上哗衆取宠!”

王氏党羽对薛光庭的弹劾并不十分在意,他一个无门无路的小小新科进士,还没有能耐能瞒过王家的眼线悄无声息进入河东。

性子再刚直,说得再真切又怎样,没有实证,他就是信口雌黄。

“陛下,臣并非捕风捉影。”薛光庭无视朝中骚动,亦无视身後的质疑,只坚定地看向那高高在上的至尊。

“王氏以‘典田’之名,先引诱百姓以低价典当土地,换取钱财粮食,又在典当文书上暗做文章,逼使百姓无力偿还,一但逾期不赎,就强行征占。

“更有甚者,借官府重丈土地之机,与原潞州刺史石冠玉相勾结,将百姓私田划入王氏庄园界内。百姓稍有反抗,便以‘抗官’论处。

“如今仅潞州丶沁州丶汾州三地,王氏所占土地庄园就绵延千里,所缴纳赋税却微乎其微。”

“休要胡说!”薛光庭还未说完就被打断。工部侍郎丰文林站出来躬身道:“陛下明鉴,王氏在河东地区虽有些许土地産业,但绝非薛御史所说绵延千里不绝。且王氏土地面积,缴纳赋税都有籍可查,从未有什麽强占民田丶偷逃赋税一说。薛御史夸大其词蓄意抵毁,陛下万不可信。”

皇帝冷淡地擡眼,丰文林的夫人是王博昌的女儿,皇帝虽然不觉得薛光庭短短两月就能揭了王氏老底,可他更不信王博昌的女婿。

“河东的赋税是什麽情况?”

户部尚书听见皇帝问话,连忙站出来回禀:“河东地区的赋税与往年并无太大差异。河东的産出还是太祖时期就清算好的,这些年也一直按着当时的标准收缴赋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