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春心乱(十三)床塌了
山下驿站,尘土微扬。
宋岐灵与顾连舟二人风尘仆仆,刚踏入那简陋的驿站院门,一名小厮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宋岐灵稍稍缓了口气,冲那小二颔首道:“店家,我们途经此地,想买一匹马。”
到底是驿站不是马厩,小厮闻言面上笑意未散,只顿了顿,俄而回道:“好说,二位客官稍待片刻,小的这就去请我们管事。”
两人略一点头,在小厮指引下于院中石凳暂歇,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便听得脚步声从屋内传来。
门帘掀动,一个身着青衫的年轻男子快步走出,目光笔直地落在他们身上。
“兄长!”
顾连舟原本随意扫过的视线骤然定格,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挺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少炀?”
那走来的年轻男子,眉眼与顾连舟有几分相似,却更显柔和温文,不是他那本该远在淮都的二弟顾少炀又是谁?
行至跟前,顾少炀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先是冲着自己兄长眨了眨眼,随即整肃神色,转向一旁的宋岐灵,郑重其事地抱拳作揖:这一路,多谢宋术士对家兄的照料之恩,少炀在此谢过。”
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
竟像是讨人来的。
宋岐灵虽有些意外,但仍从容还礼:“顾二公子言重了,不过是互相扶持罢了,只是宋某属实没有想到,公子竟一路随行至此。”
她看向这位娇生惯养的“小白鸽”,却觉许久不见,对方眉宇间似乎褪去了几分青涩,竟隐隐染上些许风霜之色,想来这一路的水土并不如淮都那般滋养。
倒也当真是难为这位小少爷了。
顾连舟方才从震惊中回过神,几步上前,一把拉住弟弟的胳膊,眉头紧锁:“少炀,你怎会在此处?”
他来南城一事并未向家人透露,二弟是从何处得知他的消息?更何况……竟追到了青云溪的山脚下。
这般偏僻的地界,他却骤然冒出来,就像是安排好了一般,难不成是在他昏迷的那段时t光,少炀与师兄他们,早有联系?
思绪混乱间,只觉肩头一沉,顾少炀反手拍了拍他的臂膀,示意他稍安勿躁:“兄长,你先别急,此事说来话长,并不急于一时解释。”
他笑着转向宋岐灵,“我已命人备了些简单的饭菜,我们先行用饭,再议行程不迟。”
说罢,人已走在了前头领路。
席内,气氛微凝。
最终还是顾连舟打破了沉默,他夹了一筷清炒时蔬放入顾少炀碗中,这才看向对面的弟弟,沉声问道:“少炀,你如实告诉我,你此行来找我,是否是父亲的意思?”
顾少炀闻言收敛了笑意,摇了摇头:“非也,父亲虽担忧你久无音讯,但尚未有动作,是我自己拿的主意。”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起来,“兄长你离家日久,我很担心,恰好此次代表家中前往南城参加南城王府寿宴,便想着顺路来寻你,看能否遇上,没想到刚打听到你的下落,就听闻你遭遇意外……”
他说到这里,声音低沉下去,眼中闪过一丝後怕与庆幸,目光再次转向宋岐灵,“万幸,天佑兄长,得遇宋术士这样的贵人,方能化险为夷,这份恩情,我顾家定当铭记。”
他再次郑重道谢,举起茶盏以茶代酒,向宋岐灵致意。
宋岐灵闻言连连摆手,端起茶盏浅啜一口以作回敬,“说这话便是生分了,你兄长如今算是我的……呃。”
顿了顿,倏尔想起顾家人并不知晓顾连舟与聂风息的关系,一句“师弟”在口中囫囵转了一圈,最终没能说出口,只僵硬道:“……好兄弟,照顾好他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
更何况她还收了他那麽一大笔银钱……
顾少炀闻言客套一笑,执壶为衆人添茶。
久别重逢,顾连舟心中亦是百感交集,语气不由放缓:“让你担心了,这一路虽生出许多波折,不过都过去了。”
他张开手臂,笑道:“你看,我如今的身体好得很。”
盯着自家兄长瞧了许久,这位年纪尚轻的小少爷唇角微扬,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兄长,既已相遇,便随我一同回淮都吧,家中诸事皆安,只是父亲长辈始终惦念,兄长也需好生休养,以安亲心。”
这个提议合情合理,无可指摘。
然而,顾连舟几乎未有片刻犹豫,声音虽淡却异常坚定:“暂不可归。”
顾少炀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显然对这个答案不解:“兄长?”
顾连舟的目光并未偏移,依旧沉稳地看着弟弟:“我尚有要事未了,少炀,你且先行回南城禀报父亲,我一切安顿好後,自会与宋术士同行。”
他话音落下,空气陷入一片寂静。
顾少炀的目光在兄长和宋岐灵之间转了转,似是明白了什麽,最终轻轻叹了口气:“既然兄长已经决定了,那我就不多劝了,只是万事小心,早些回家。”
宋岐灵垂眸,心中暗忖:这兄弟二人倒是情谊深厚,互相理解。
她清了清嗓子,道:“顾公子放心,令兄的事,我自会相助。”
饭後,顾少炀早已安排妥当,一辆宽敞的马车候在门外。
顾少炀率先掀开车帘:“兄长,宋术士,请吧。”
马车辘辘而行,驶上了返回南城的官道。
因着顾少炀的助力,几人行程颇为顺利,不过数日,便在傍晚时分抵达南城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