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蔻梢头(八)城隍庙
甫一停下,胸腔里便似有风箱在拉扯。
火辣辣地疼。
宋岐灵大口喘气,听着远处监工的咆哮被市井喧嚣彻底吞没,这才松了口气。
“这幻境做得倒是逼真。”顾连舟气息稍乱,环顾四周。
他们眼下正处于一条僻静的死胡同,里头堆放着废弃的竹筐和破瓦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和泥土气息。
宋岐灵直起身,摊开一直紧攥在手中的寻猫告示,垂眼看去。
“元宝,左耳尖有缺角。”她喃喃重复着,眉头微蹙,“方才我抓到的那只,似乎……耳尖是完好的?”
当时情况紧急,那猫挣扎得厉害,她只顾着禁锢,并未看得十分真切,此刻回想起来,那猫的毛色虽对,但耳尖是否有缺,竟有些模糊了。
“或许并非同一只。”顾连舟顺着分析道,“市井之中,狸花猫本就常见,庄老既设此局,定然不会让我们轻易得手,方才那猫出现得突兀,倒像是……故意引我们入局,坐实这‘脚夫’身份的。”
宋岐灵闻言,心头一沉。
是了,从那树叶遮眼醒来,到狸猫撞怀,再到监工追捕,一环扣一环,根本不给他们喘息和思考的机会。
这幻境,不仅在限制他们的能力,更在一步步引导丶逼迫他们按照某种既定的规则行事。
“不能一味蛮干。”她将告示小心折好,塞进粗布衣衫的内衬里,“得先弄清楚这国公府在何处,那位千金又是什麽情况,既然是心爱的狸奴,总该有些特别的习性,或许那才是寻回的关键。”
两人稍作休整,整理了一下因奔跑而凌乱的衣衫,这才小心翼翼地走出死胡同,重新汇入人流。
此番他们不再像无头苍蝇般乱撞,而是刻意放缓脚步,留意着街边的店铺招牌和行人的交谈。
然而,问了几家店铺夥计,对方一听“国公府”,要麽摇头表示不知,要麽眼神闪烁,讳莫如深,只含糊指向城东方向。
城东多是高门大户,朱门紧闭,守卫森严,与他们此刻身处的市井西区俨然是两个世界。
“看来这国公府门第极高,寻常百姓不敢轻易议论。”顾连舟低声道。
宋岐灵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街面,忽然落在路边一个卖泥人的小摊上。
那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慢悠悠地捏着一个猴儿模样的泥人,神态专注。
她心中一动,走上前去,拿起一个憨态可掬的狸猫泥人,笑着搭话:“老伯,这泥猫捏得可真精神,说起来,您在这街上可见过一只耳尖儿缺了一小块的狸花猫?”
老者擡起浑浊的眼,看了她一眼,手上动作不停,慢条斯理道:“猫?这城里野猫家猫多了去了,谁记得清哪只长哪般模样。”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不过……前两日倒好像听人提起过,有人在城隍庙附近见过一只类似的,也不知是不是你们找的那只。”
城隍庙?
宋岐灵与顾连舟交换了一个眼神。
城隍庙通常位于市井繁华之处,香客衆多,鱼龙混杂,既是消息灵通之地,也是藏匿的好去处。
“多谢老伯指点。”
将泥人放回原处,两人便朝着城隍庙的方向行去。
城隍庙前广场宽t阔,善男信女穿梭不息。
两人绕着庙宇外围仔细搜寻,墙角丶屋檐丶供桌底下,甚至香炉後面都不放过,却连根猫毛都没发现。
“莫非那老伯记错了?或者,那猫早已离开?”宋岐灵有些气馁,靠着庙外一株古槐树停下脚步。
“二位施主。”两人茫然无措之际,一道温和带笑的声音忽然从旁响起,“看你们在此处转悠许久,可是在寻什麽?”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圆脸妇人站在几步开外,正朝他们露出笑来。
但见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布衣,腰间系着深色围裙,袖口挽至肘间,露出结实的小臂。
看模样,似乎是庙里做活的帮工。
宋岐灵与顾连舟交换了一个眼神,後者当即抱拳:“这位大嫂好眼力,我们的确在寻一只走失的狸猫。”
“哦?找猫啊?”妇人眼睛眯得更弯了,“贫妇在这庙里帮工多年,对这儿熟得很,这位姑娘瞧着面善,可是猫儿的主人?”
宋岐灵见她态度尚算诚恳,便从怀中取出那张小心折好的告示展开:“受朋友所托,帮忙寻找,是只狸花猫,大嫂可曾见过?”
妇人凑近细看,手指在画像上轻轻划过,忽然眼睛一亮:“哎呀,这猫我认得!”
她笑得见牙不见眼:“它这几日都在庙里转悠,贫妇见它亲人,就时常喂些吃食。”
宋岐灵闻言眉梢微擡,心道有戏,忙追问:“大嫂可知它现在在何处?”
妇人热情地指着後院方向:“贫妇见它在庙里乱跑,怕它冲撞了香客,就把它暂时安置在後院柴房里了。”
话音落下,她见二人神色微变,笑着解释道:“二位施主放心,贫妇每日都给它送水送饭,那柴房虽简陋,却也能遮风避雨。”
静默片刻,顾连舟眉头微蹙:“大嫂为何不张贴告示寻它主人?”
闻言,妇人脸上露出几分赧然:“贫妇是个粗人,不识字,也不懂得这些规矩,只是见这猫儿亲人,想着先照看着,等主家来寻。”
她说着,很是热心地引路:“来来来,贫妇带你们去瞧瞧,那猫儿温顺得很,一见人就蹭过来喵喵叫,可招人疼了。”
宋岐灵微微颔首致谢:“如此,便有劳大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