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直播历史人物 > 第55章 成语之王流放常客昌黎先生韩愈(第1页)

第55章 成语之王流放常客昌黎先生韩愈(第1页)

今天玥回来的相对早了几分钟,七点回到住处。

吃完饭就刷了一会视频,这次刷到的—————

是课本里的“成语之王”,一生写下个成语。

同时,各朝各代的天幕也同步开启了。

“他是大唐一等一的硬汉,是课本里的“成语之王”~

一生写下个成语,却成了帝王笔下的“流放常客”~

他咒皇帝断命,骂鳄鱼无情,仅凭一张嘴,只身闯敌营,勇夺三军之帅~

他手持文炳,高视寰海三十余年~

百代文宗,胆大命硬~

他就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的“昌黎先生”———韩愈。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韩愈的一生,那最合适的就是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古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些韩语全都做到了~

韩愈,字退之。

公元年生于书香门第,河阳韩氏之后,相传是韩王信的后人~

但韩愈的童年并不美好,岁失去双亲,o岁丧兄,十二岁的他攥着长嫂郑氏的衣角,在宣州到长安的驿道上数尽飘零~

当别家的孩子吟诵“天地玄黄”时,他已在颠簸的牛车里默写?《周诰》~

公元年淮西兵乱,十五岁的韩愈蜷缩在通化坊的破屋子里,就着叛军劫掠的火光读着?《左传》~

邻居笑他:

“痴儿不知避刀兵~”

嫂嫂郑氏却变卖了最后一支银钗,换来半刀宣纸:

“愈郎笔下自有千钧,何惧门外豺狼~”

郑氏真正的做到了“长嫂如母”这句话,不管生活再苦,都不允许韩愈放弃学业。

公元年,岁的韩愈带着?《赠徐州族侄》来到长安科场:

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

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

彼时的韩愈满心都是通过科考出人头地,以此报答长嫂的养育恩~

但是当时的唐朝骈文盛行,韩愈偏偏爱一些散文古体~

当举子们争相编织骈骊锦缎时,他偏以?《尚书》古调写策论~

将“云想衣裳”换作“陈言务去”的铜声~

但现实是,一连考了三次,全都名落孙山~

公元年,韩愈第次跨进考场,这一次终是进士及第。

不只是为了出人头地,更是要给长嫂一个交代~

这进士及第的喜讯,快马加鞭,也要十二天才能送到宣州,但命运却没有给他报恩的机会~

公元年,没有等到骑吏带回的江南家书,等来的是长嫂病逝的消息~

他写下了一篇?《祭郑夫人文》:

“维年月日,愈谨于逆旅,备时羞之奠,再拜顿,敢昭祭于六嫂荥阳郑氏夫人之灵:

呜呼!天祸我家,降集百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