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两京纪事讲的什么 > 第65章 行宫八(第2页)

第65章 行宫八(第2页)

虽则只是黄昏,天色并不算晚,但是深秋的天总是暗得很快,加之娘娘怀有五个月的身孕,却依旧不忘记贪玩,上阳宫的宫灯总是亮得要比其他宫殿楼宇早一个时辰,他们走过的宫墙,两边都排满铜鎏金长信宫灯,洛阳宫殿里面的陈设,有许多都继承了汉代的风格,代代相传。

回去的路上,他们偶遇李丰年,他正由两个宫人陪同着在外面玩,他的年纪毕竟还很小,见到陛下不知躲避更不知行礼,却一点也不发怵,李泽很明显也只把他当做一个幼稚的小童看待,丝毫没有看他一眼,倒是徐直总忍不住去看他。

都离开一段距离了,她还是停下来若有所思地回头去看,李泽就把她的脑袋掰过来,提醒她:“三娘要专心走路,那是别人家的孩子,跟你无关。”

是不是又爱心泛滥,在替别人顾影自怜,李泽可不会因为他是个小孩子就放过他,如果李抱月在那边不老实,徐直毫不怀疑李泽马上就会杀了这个小孩。

徐直摇了摇头,表示:“不是的,我没有在关心他,我只是感到有点奇怪。”

李泽疑问:“如何奇怪?”

徐直看了看李正己,李正己很自然地与她对视,轻飘飘挪开了眼,李泽甚至都没有回头看李正己,他只是随意地问:“李正己如何跟你说的?”

他牵住她的手,引导着她的手指放进自己的手心,半是颦眉,半是笑脸,笑意淡漠而散漫,诱导着她:“自己写出来给朕看。”

不知为何气氛有点怪,徐直莫名感到忐忑不安,她疑惑地看了李泽一眼,他好像不是在生气,李泽坦坦荡荡迎上她的目光,那般光明正大的模样反倒让她有些心虚,好似是自己的疑问有多麽不应该一样,在他五官的威压下,徐直慢吞吞低下头在他手掌上写:“李内侍跟我讲故事,告诉我李抱月是高丽人,生下李丰年的夫人是汉人,”

徐直不安地擡头又看他一眼,“但是,李丰年长得很像胡人。”

徐直开始自信地给他比划,“陛下带我去骊山,我见过那边有很多胡人,李丰年明明就是胡人。”

“陛下是不是抓错了小孩?”

徐直一本正经地表示:“万一这不是李抱月的孩子,陛下应该还回去。”

“别人的小孩,拿来威胁李抱月应该不可以。”

李泽不动声色,轻蔑地想,“如果李丰年死在这里,李抱月恐怕感激他都来不及呢。”

徐直见到他好似真的在思考她的话,期待地看着他,李泽笑了一笑,玩味地跟她解释:“三娘想的确实很有道理,朕一会儿回去就命人去探查李丰年到底是不是李抱月亲生的?”

宫灯摇摇晃晃,他们又接着往前走,李泽笑道:“然而这有什麽奇怪,高句丽又不是没有胡人,汉人里面也未必没有具备胡人特征的女人,他们的孩子像胡人又有什麽关系呢?”

徐直偏要跟他较劲,看着他表达:“不对,不对,阿回教过我如何分辨北边民族的人种,他的胡人特征十分明显,他的五官高挺,山根却有点低,眼睛是深邃的,头发也是很明显的金色,分明就是古代鲜卑人的後裔。”

李泽故作苦恼地应付她:“三娘知道的还挺多。”

李泽心想,她的身上也藏着一个类似的故事呢,鲜卑人以前是受匈奴人统治的,匈奴人和鲜卑人有些民族特征是共通的,李随以前做过父皇的近卫,李泽对他很熟悉,哪里想得到,日後竟会跟他有这种缘分呢?

李随年少之时,游历洛阳,交友广泛,胡人不拘小节,以为朋友的妻子也可以分享,徐挺与妻一向不慕,恰好给了两个人可乘之机。

至于後来,李随为何逃之夭夭,选择应征,参与唐玄宗招募的长征健儿丶长从宿卫的选拔,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总之後来徐挺无论犯下何事,李随都奋力在朝中为他奔走游说,为他出头。徐挺则对此事闭口不提,不知是佯作不知,还是真的不知,他对待徐直始终如一地那麽好,在她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意。她的母亲,的确死于难産。

李泽暗含警告地看了一眼李正己,李正己马上弥补,帮他转移话题,泰然自若地插嘴说:“娘娘,大唐的民族那麽多,允许各民族自由通婚的律法都下达多少年了,仅凭一些外貌特征就能判断人种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啦。”

徐直将信将疑,为他的离谱发言感到吃惊,怎麽可能过去,一个民族骨子里流淌的东西,怎麽可能因为几百年的融合就全然消失呢?

陛下沉默不语,李正己接着夸大,“娘娘你仔细看看,臣是不是也有一些胡人特征呢?毕竟臣的鼻子就挺高的,皮肤也很白,臣时常引以为傲。”

“然而,臣的父母的确是正儿八经的汉人。”

徐直总不能为一些理论,就否定他的父母,她苦恼地想了一会儿,勉为其难低下头,“好吧。”

娘娘的身世,还是他带人查出来的呢,陛下警告过他,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更不能让徐直有一点怀疑,但是他却一定要让徐学士知道,陛下深于城府,自有他的道理。

娘娘沉思的模样,看来还在犹疑,陛下牵了她的手,俯低在她耳边不知说了什麽,娘娘马上恢复如常,两颊染上微微的赧色。

徐直紧张地摇头,“不要。”

陛下很为难,“三娘不是对这个感兴趣吗?为什麽不要?”

“朕就很想试一试。”

娘娘欲哭无泪,垂首走路,一路上都沉默不语,再也没有主动提起一句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