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成秦国将军的 > 第238集 生产竞赛(第2页)

第238集 生产竞赛(第2页)

王彩凤看着那熊熊火焰,又看了看停在不远处、因为水泵损坏而无法使用的抽水机,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她猛地跑到秦建国身边,大声说:“建国叔!用喷雾器!改装一下,可以喷水灭火!”

秦建国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亮光:“对!彩凤,快!带人去弄!”

王彩凤和她的组员们立刻冲向田边。他们迅卸下喷雾器的药箱,清理干净,然后接到抽水机原本连接水泵的出水口上——虽然柴油机水泵坏了,但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可以带动喷雾器的泵!孙卫东也带着几个年轻人帮忙,以最快的度将拖拉机头调整方向,连接好管路。

“准备好了!”王彩凤跳上拖拉机驾驶座,深吸一口气,启动了机器。

“突突突……”拖拉机的轰鸣声在风雨和救火的喧嚣中格外响亮。王彩凤稳稳地操控着方向盘,将喷杆对准燃烧的草堆。孙卫东在一旁指挥方向:“左边!再左边一点!好!对着火根喷!”

一股强劲的水柱从喷头激射而出,像一条白色的水龙,准确地扑向火焰最猛烈的地方。“嗤——”水火相交,出巨大的声响,蒸腾起大片白雾。相比脸盆水桶的零敲碎打,这集中而有力的水柱灭火效率高了何止数倍!

在场所有人都被这景象震撼了,随即爆出欢呼:“好!太好了!”

在喷雾器和众人沙土、水桶的共同努力下,火势很快被控制住,最终彻底扑灭。除了烧毁了几个草堆和部分水泵零件,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雨水也渐渐停歇,天空重新放亮,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下,被化解了。

救火结束后,人们围着那台立下大功的喷雾器和满脸烟灰、浑身湿透却眼神明亮的王彩凤、孙卫东等人,赞不绝口。

秦建国看着这群年轻人,看着他们在危急时刻展现出的沉着、果敢和创造力,心中感慨万千。他走到王彩凤面前,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彩凤,好样的!今天要不是你反应快,想出这个办法,损失可就大了!”

王彩凤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随即又抬起头,眼神坚定:“支书,这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而且,我觉得,咱们的农业机械,以后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兼做这些应急的事情?比如防火、抗旱抽水?”

“说得好!”秦建国重重点头,“这就是举一反三!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用好它们,为咱们的生产生活服务,这路子宽着呢!”

经过这次雷雨和火灾的考验,机械化作业小组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王彩凤和孙卫东的威信也进一步提高,两人在并肩作战中,配合越默契。孙卫东彻底抛开了之前那点若有若无的争强好胜之心,对王彩凤的技术能力和急智由衷佩服。而王彩凤也欣赏孙卫东的组织能力和关键时刻的决断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念秋则抓住救火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夜校增加了安全用电、防火防灾以及简单急救知识的内容,让社员们不仅会生产,还要懂安全,能应急。

日子在忙碌、学习、应对挑战中飞快流逝。田野里的庄稼,经历了雹灾、蝗灾、药害风波和风雨洗礼,反而愈茁壮。高粱抽出了粗壮的穗子,开始泛红;玉米棒子鼓胀胀的,裹着绿色的外衣;大豆荚粒饱满,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丰收的景象,一天比一天明朗。

转眼到了夏末秋初,距离秋收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生产竞赛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重点转向了后期的田间管理和收获准备。秦建国提出了新的竞赛口号:“保颗粒归仓,促丰产丰收!”

这天,公社组织了一次全公社范围的农业生产大检查。由公社主任亲自带队,各大队的支书或大队长参加,一行人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地来到靠山屯。

他们沿着新修的机耕路,深入田间地头。看到的是沟渠畅通、田埂整齐、作物长势均匀旺盛的景象。特别是当检查组看到那台悬挂式喷雾器正在豆子地里进行最后一次病虫害防治作业,高效而规范;听到秦建国介绍屯里如何组织生产竞赛、推广科学种田、培养技术骨干,尤其是青年人在其中挥的突出作用时,公社主任频频点头。

在参观屯里的扫盲夜校和技术班旧址(因为人多,已经搬到了更大的场院),看到墙上贴着的各种示意图、顺口溜,以及沈念秋带领社员们制作的不同病虫害标本、土壤肥料对比展示区时,检查组的一位领导感叹道:“老秦啊,你们靠山屯这是把种地当成学问来做了!难怪灾后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

检查结束后的评议会上,公社主任高度赞扬了靠山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科学救灾、恢复生产”的精神和取得的显着成效,特别提到了他们在农业机械应用和科技普及方面的探索,认为值得在全公社推广。靠山屯被评为“公社夏秋生产恢复先进单位”,秦建国、老支书、沈念秋、王彩凤、孙卫东等人都受到了点名表扬。

荣誉传来,全屯欢腾。但这欢腾背后,是更多的冷静和思考。秦建国在当晚的庆功兼动员会上说:“公社的表扬,是对咱们过去几个月工作的肯定。但咱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秋收眼看就要到了,那才是真正的硬仗!能不能把到手的粮食一粒不少地收回来,考验还在后头呢!”

他布置了新的任务:各生产队立即开始检修所有收割、运输、脱粒、晾晒工具;机械化作业小组要制定详细的机械收割和运输计划;沈念秋要牵头制定科学的收割、晾晒、仓储技术规范,防止霉变和浪费;妇女和老年劳力则要组织起来,负责后勤保障和场院晾晒管理……

王彩凤和孙卫东领命后,更加忙碌。他们不仅要确保喷雾器在秋收后用于农机具的清洗和保养,还要开始研究,如何利用拖拉机的动力,尝试改装或者牵引简单的收割、脱粒机具。虽然时间紧迫,成功的可能性未知,但他们愿意去尝试,去为集体创造更大的价值。

夜幕降临,靠山屯家家户户亮起了灯火。屯部里,秦建国、老支书、沈念秋等人还在商讨着秋收的细节;王彩凤和孙卫东带着年轻人们在仓库里对着图纸和零件比划划;田间地头,还有社员在做着最后的巡视。

晚风拂过黑土地,带来庄稼成熟的芬芳。那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那是一群不屈不挠、勤劳智慧的人们。靠山屯的故事,就像这生生不息的庄稼,一茬接过一茬,在风雨中成长,在奋斗中收获,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坚定地前行。秋收的大幕,即将拉开,而那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又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明天……

喜欢重生秦建国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秦建国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