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看着他,看着他紧握着自己的那只手。骨节分明,掌心干燥而温热,传递过来的力量,带着不容置喙的强势和令人心安的笃定。
这世上大概只有薄靳寒,在面对一个可能颠覆世界观的远古谜题时,第一反应不是恐惧或怀疑,而是像个准备掀桌子的玩家,充满了强悍的征服欲。
他不是在开玩笑。
苏晚能从他深不见底的眼眸里,看到一种被点燃的,名为“兴致”的火焰。
那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一种面对未知挑战的渴望。
这个男人,骨子里就是个疯子。
而她,好像也正在被他带着,走向疯狂的边缘。
喉咙动了动,苏晚抽回了被他握得有些麻的手,指尖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平板电脑上那个模拟的地球模型,那个在地幔深处幽灵般移动的光点,像一个狡猾的猎物,在对他们进行无声的嘲弄。
“撬开它,说得容易。”苏晚的声音恢复了冷静,指尖在屏幕上划过,调出无数复杂的数据流,“这个‘门’,或者说‘空间节点’,它不是静止的。它在随着地幔对流、磁场波动而移动。位置、深度、开启条件,全部是未知数。”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薄靳寒,表情严肃得像是在进行一场最高级别的学术研讨。
“这就像是在一场席卷全球的飓风里,寻找一粒会瞬移的尘埃。我们甚至不知道那粒‘尘埃’长什么样。”
常规的探测手段,对一个亚空间来说,根本毫无意义。物理钻头钻不到,声纳也听不见。
“但它不是完全无迹可寻。”薄靳寒接过了她的话,他虽然不懂那些复杂的技术细节,但他拥有野兽般的直觉和洞察力,“你刚才说了,它的出现与地球的‘呼吸’有关。潮汐、地质活动、磁极偏移……这些都是可以被观测和预测的宏观现象。”
他的视线落在苏晚刚刚恢复的那几个关键词上,目光锐利。
“基金会能做到的,我们也能。他们既然在寻找规律,就说明规律是存在的。”
苏晚的指尖在屏幕上停下。
她知道薄靳寒说得对。
她的大脑飞运转,将所有的线索在脑中重新排列组合。
“对……规律……”她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基金会通过‘冰封核心’和‘深海之心’来感知和定位,说明那两样东西,就像是接收器,能捕捉到‘摇篮’散出的某种特殊波动。”
“源质不属于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能量形式,非常微弱,但性质极其稳定。”
“如果说,‘摇篮’本体是一个巨大的‘源质’能量源,那么它在活动时,必然会向外辐射。这种辐射会极其微弱,被厚厚的地幔和地壳层层削弱,几乎无法被探测到。”
“但是!”苏晚的语气猛地一转,带着一种找到突破口的兴奋,“当它与地球的宏观活动,比如一次强烈的地幔热柱喷,或者一次剧烈的磁场脉冲,生‘共振’时,它散出的‘源质’波动就会在瞬间被放大!就像是……敲响了一口深埋在地底的钟!”
薄靳寒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所以,我们不需要一直盯着它。我们只需要等着‘钟声’响起,然后循着声音找过去。”
“没错!”苏晚打了个响指,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监听网络。一个……专门用来聆听地球心跳的‘听诊器’!”
她越说越快,思路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出。
“我们需要在那些地质活动最活跃的节点,部署最高精度的传感器阵列。地震波传感器、地磁传感器、重力异常传感器……我们需要收集海量的多维度数据。”
“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实时交叉比对,建立一个动态的地球物理模型。当模型中的某个区域,同时出现地质、地磁、引力的异常波动,并且与月球潮汐引力的周期相吻合时,就说明那个区域,极有可能是‘门’即将打开的地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苏晚的目光灼灼地看着薄靳寒,“我们需要一种能捕捉‘源质’波动的特殊传感器。当地球物理模型锁定大致区域后,就用这种传感器进行精确扫描,只要能捕捉到哪怕一丝‘源质’的痕迹,我们就能逆向追踪,定位到‘摇篮’的入口!”
一个庞大、精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的计划,在苏晚的描述下,渐渐成型。
这个计划,被她命名为——“地心探测计划”。
病房里再次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