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宫里接生婆叫什么 > 第9章 药渣里的刀(第2页)

第9章 药渣里的刀(第2页)

就在此刻——

门外骤然风起,檐下灯笼齐灭。

一队黑衣番子无声列阵于阶前,玄甲覆身,腰悬绣春刀,为之人面覆寒霜,手中金令高举,声如冷铁坠地:

“东厂提督有令:沈氏乃朝廷特聘医士,执掌宫闱生死簿,任何人不得擅动。”周文渊的脸色在那一瞬如霜打枯叶,由讥诮转为惊骇,又从惊骇化作铁青。

他手中圣旨尚未卷拢,指尖却已微微颤。

那队黑衣番子立如修罗列阵,刀不出鞘,杀气却已满堂横流。

为的东厂校尉上前一步,金令高举,声冷似冰河裂地:

“提督有令:沈氏乃朝廷特聘医士,执掌宫闱生死簿,涉案需由东厂协同查办。尔等若敢擅动,便是抗旨。”

字字如钉,砸进满室死寂。

周文渊喉头一哽,怒意翻涌:“荒唐!刑部奉天子明诏办案,何时轮到东厂插手地方命案?你们这是劫囚!”

“劫囚?”那校尉冷笑,目光扫过他身后抬着的明黄卷轴,“你那道‘圣谕’,用的是旧印泥,边角未干,墨迹浮于纸面——敢问郎中大人,三日前陛下便已下旨暂停刑部对沈氏一案的调阅权限,您这圣旨……是从哪个漏风的衙门抄来的?”

一句话,如寒刃穿心。

周文渊瞳孔骤缩,猛地低头看向手中圣旨——果然,朱砂印痕边缘微晕,确是新盖不久!

他脸色煞白,额上冷汗涔涔而下。

这才惊觉,自己不过是被人推出来的一枚弃子,一道用来压案、搅局、逼宫的幌子。

而真正的棋局,早已不在西市,不在刑部,甚至……不在前朝。

沈知微始终未语。

她静静站在药案旁,指尖仍残留着方才银簪挑药渣时的涩感。

她看着周文渊从趾高气扬到面如死灰,心中无喜无悲,只有一丝冷笑缓缓沉淀。

蠢人总以为手持圣旨便是天命所归,却不知圣旨也能成为祭旗的裹尸布。

她抬眼,望向那名东厂校尉,声音清冷:“谢提督既已下令,我自当遵从。”

“提督说,您该入宫了。”校尉躬身,“六尚局设讲席,专候您讲解‘产科新规’。陛下……也已亲点名录。”

话音落时,天边残阳正坠,血色泼洒街巷。

黄昏里,沈知微换上素青医士袍,衣襟无纹,袖口仅以银线绣一圈细密脉络图样——那是人体子宫动脉的走向。

小满抱着药箱紧随其后,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命运的呼吸。

临行前,她驻足回望。

府衙门前,那具她亲手绘制、命匠人泥塑烧制的骨盆模型,已被百姓覆上红绸,香火缭绕,竟成了民间口耳相传的“送子灵骨”。

有人跪拜,有人焚纸,还有妇人含泪叩:“求神医保我平安分娩……”

她眸光微动,心底却无半分得意。

这不是神迹,是科学被蒙昧供奉成迷信的悲哀。

但她也知道,从今日起,她不再只是救人于产床之上的医者——她是撕开黑暗的第一道光。

马车启动,车轮碾过碎石与余晖,出沉闷声响。

车内昏暗,她摊开掌心,一枚金线绣纹扣静静躺在纹路之间。

那是她昨夜从小满带回的药包缝线中拆出的暗记,铜底镀金,工艺极精,非民间所有。

背面隐约可见一个“三”字,线条细如丝,却锋利如刀。

她指尖摩挲那“三”字,唇角缓缓勾起。

三皇子府的牙牌、每月三次的毒药、贵妃案中若隐若现的第三股势力……一切线索如蛛网收拢,终于触到了那只藏在幕后的手。

“你们给我铺了这条路,”她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像风,却又重得如雷,“那就别怪我一路杀进紫禁城。”

车帘落下,马蹄踏碎残阳,直指皇城深处。

而在入宫前夜的小院里,烛火摇曳,药香弥漫。

小满端来一碗热汤,氤氲雾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甜腥。

“师父连日操劳,喝点安神汤吧。”

喜欢我,接生婆,掌中宫尺请大家收藏:dududu我,接生婆,掌中宫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