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宫里接生婆叫什么 > 第245章 娘儿们自己打井去(第3页)

第245章 娘儿们自己打井去(第3页)

她们脚边,是刚刚挖好的第三口深井,井台旁立着一根铜铃高悬的“地听桩”,如哨兵般静默守望。

沈知微站在晒场中央的土台之上,身前是一张用山核桃木钉成的讲案,上面摊开着她亲手绘制的《乡医三月纲要》:月识水察源,次月采药制药,末月接生救急、防疫断疫。

每项皆有实操、有考核,不许一句虚言蒙混过关。

“你们不是来学跳神画符的。”她的声音不高,却穿透晨风,“是来学怎么把命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台下二十名女子齐声应诺,髻整齐,眼神坚定。

她们来自十里八乡,都是村里选出来的聪慧妇人——不拘出身,不论识字多少,只看一心救人之志。

三月轮训,日夜不辍。

她们曾在泥地中演练剖腹产假人缝合,在雨夜里辨认三十种草药气味,也曾提灯巡村,用听诊器贴在孩童胸口,记录每一次呼吸的节奏。

如今,她们终于站到了这一步。

日头正中时,沈知微亲手为每人系上一条靛蓝布巾——那是用医棚第一锅艾草染就,边缘绣着一圈细密银线,形似脉络流动。

“此巾非礼器,亦非权符。”她目光扫过一张张被风吹糙却熠熠生辉的脸,“它是凭证,是责任,是你回家后敢对稳婆说‘你错了’的底气。”

二十人跪地叩,齐声立誓:“不拜虚神,不信妄言,唯察实情,唯救真人!”

话音落处,村东新立的青石碑前响起凿刻之声。

石匠正将她们的名字一一镌入——李春娘、赵二丫、陈阿满……每一个名字都浅而不轻,短而有力。

这块“医者碑”,与三年前那座“织者有声”碑遥遥相对,如同两股暗流终于破土成河,汇向人间。

可就在庆礼未散之际,谢玄的黑衣信使悄然穿林而来,递上一封火漆封缄的密报。

沈知微拆开,眸色渐冷。

户部以“整顿乡治、肃清淫祀”为名,拟颁新规:凡民间私设“非礼制医具”者,一律查缴焚毁;擅造机关、聚众授业者,以蛊惑民心论罪。

条文中虽无一字提及“地听桩”或“净水釜”,但矛头所指,昭然若揭。

她冷笑一声,将密报投入炉火。

翌日清晨,工部匠坊外张贴告示:全套“田间医具”图纸及《乡医手册》即日起公开刊印,百姓可凭井牌免费领取。

封面赫然题着八个大字——凡有一井一妇之处,皆可自治。

消息如野火燎原,四邻震动。

当夜,万籁俱寂,沈知微独自回到学堂,在地基角落掘开一方新土。

她取出最后那块血晶母体——它已近乎透明,内部根须状纹路如活物般微微搏动,仿佛与大地同频呼吸。

“母亲……”她低语,指尖轻颤,“你说过,听诊器只能听见心跳。可现在,它听见了土地的脉动,听见了千千万万个女人不再沉默的喘息。”

她将血晶缓缓埋下,覆土压实。

窗外,春耕正忙。

远处田埂上,一群少女嘻嘻哈哈地扛着自制的“虹吸引水器”走过水田,铜管弯弯映着朝阳,像一道架在泥泞里的彩虹。

一面靛蓝医旗在风中猎猎飞扬,倒影落入水中,碎成粼粼金波。

而就在田间医塾开课第三日的拂晓——

急促的拍门声骤然响起。

小杏儿冲进来,脸色白:“掌医,邻村王婆冒雨赶来,说她家中三个孩子高热抽搐,口吐白沫……稳婆已断为‘龙气缠身’,正在摆坛驱邪!”

喜欢我,接生婆,掌中宫尺请大家收藏:dududu我,接生婆,掌中宫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