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接生婆的故事 > 第85章 你的脉象我说了算(第1页)

第85章 你的脉象我说了算(第1页)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一道由掌医司出的《宫眷诊疗规程十三条》以前所未有的度,张贴在了太医院、各宫药房及内侍省的布告栏上,犹如平地惊雷,炸醒了整座沉睡的后宫。

前面十二条,多是关于药品管理、器械消毒、病房清洁等细则,虽严苛,尚在众人理解范围之内。

然而,真正掀起滔天巨浪的,是那最核心、也是最后的一条——

“凡涉及生育、重症、及君主疾患,诊断结论不得单凭‘望闻问切’主观断症,须基于三项以上客观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脉率、体温、神志反应、血压刻度、尿液澄明度及颜色等。无客观数据支撑之诊断,一律视为无效!”

此令一出,太医院瞬间哗然!

“荒谬!简直是荒谬绝伦!”一名胡子花白的老医官气得浑身抖,指着布告怒斥,“行医乃通感天地、调和阴阳之术,脉象千变万化,存乎一心。她沈知微竟想用几根刻度、几捧冷水来衡量?这是将活生生的人当成了没有感情的木头!是机械无情,是侮辱医道!”

“可……可我听说,陛下那日风眩,若非沈掌医用那‘血压刻度’量出危急之兆,太医院便要按‘邪风入脑’开颅放血了……”一个年轻的医员小声嘀咕,眼中却闪烁着奇异的光。

周遭瞬间安静,随即是更压抑的议论。

老医官们怒不可遏,拂袖而去,扬言要联名上奏,弹劾这“妖女”祸乱宫闱。

而那些年轻的、在太医院里备受打压的医员们,却悄悄聚拢,一个字一个字地将那十三条规程抄录在随身携带的册子上,如获至宝。

掌医司内,沈知微对此置若罔闻。

她下令将一间偏殿清空,改造成了“标准诊断实训堂”。

女医和药童们人手一份沙漏、一卷特制的软麻布尺、一本记录册。

“看这里,”沈知微亲自示范,她取来一盆冷水和一条干净的布巾,浸湿后敷在一名药童的额头,“以一炷香为计,取下布巾,用手背感知其温度变化,分三等:冰、凉、温,记入册中。此为体温初测法,若遇高热不退者,可依此法观察体温起伏,判断用药是否有效。”

她又指向另一边:“用沙漏计时,观察病患一分钟内胸口起伏次数,此为‘息率’。正常人每分钟十六至二十次,过快或过慢,皆为病兆。”

最后,她拿起那卷刻着细密刻度的软尺,在一众或惊奇或困惑的目光中,冷静地讲解如何通过缠绕上臂、听取血脉跳动的声音来大致估算血压的高低。

这些在现代医学中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在此刻的古人眼中,不啻于神迹。

它们将玄之又玄的“脉象”、“气血”,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记录和比较的“数据”。

三天后,太医院晨会。

往日里总是最先到场、声如洪钟的院使白太医,今日却姗姗来迟,神情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与释然。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点评脉案,而是沉默地走到主位,拿起案上那方代表着太医院最高诊断权的青玉笔架,轻轻摩挲。

“今日,是老夫最后一次主持晨会。”他一开口,满堂皆惊。

白太医环视着一张张错愕的脸,缓缓道:“自今日起,太医院停止签所有‘独断脉案’。凡我院医官,必须依照掌医司颁布的新规,填写《三方联签医案》,附上客观指标记录,否则,院使大印,一概不予批核。”

说罢,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那方沉甸甸的青玉笔架,亲手放到了早已等候在一旁的掌医司女官的托盘上。

权力的象征,在这一刻,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交接。

“老师!”他最得意的弟子冲上前,满脸不解与悲愤,“您行医四十载,一手脉诊出神入化,为何要向一个黄毛丫头低头?”

白太医看着他,眼中是深深的叹息:“我们写了三十年脉案,写的都是‘天意’,是‘气运’,是揣摩上意的‘圣躬安’。她来了,才让我们有机会学会,如何写‘事实’。”

他佝偻着背,步履蹒跚地离去。

在经过沈知微的诊室时,他脚步一顿,没有进去,只是让随侍的药童将一本崭新的空白册子放在了门口的案几上。

沈知微闻声开门,册子静静躺着,扉页上,一行苍劲有力的题字,是白太医的笔迹——“医道归真”。

新规的推行,远比想象中更具阻力。

但沈知微的同盟,也远比反对者们想象中更加强大。

杨瑃的《医政改革建言书》被皇帝朱批“可行”二字后,他立刻趁热打铁,奏请设立“御前医评会”,由他与掌医司共同主持,每月考核宫中所有医官对新诊疗法的掌握程度。

次考核,便杀鸡儆猴。

一名资历颇深的刘太医,在为皇帝做例行请脉后,于医案上写下“圣上近日忧思劳神,致肝气郁结,龙体微恙,宜疏肝理气”。

评议会上,杨瑃将医案展示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知微一言不,只是让小德子呈上了三份报告。

“刘太医,”她的声音清冷如冰,在大殿内回响,“这是陛下昨日的血压记录,一百三十,八十五,堪称典范。这是晨间的尿检报告,澄明无蛋白。这是内侍省记录的陛下昨日情绪与作息评估表,与往日并无二致。请问,你所说的‘肝气郁结’,体现在哪一项数据里?”

刘太医额上瞬间冒出冷汗,支吾道:“这……这是臣凭脉象感知,脉象弦紧,乃肝气不舒之兆……”

“你的感知?”沈知微上前一步,目光如手术刀般锐利,“若你今日诊的是民间疾苦,一时误诊,或许只害一人性命。但你诊的是大周天子!你所谓的‘感知’,错一步,便是动摇国本,亡国之祸!你担当得起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