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检、动物实验到化学分析,无一疏漏。
结果出来,全员通过!
那一日,掌医司的药工们看着那些色泽纯正、气味清冽的真药,许多人竟激动得红了眼眶。
沈知微当即拍板,在掌医司设立“收支双轨制”。
内务府拨下的官银,一律只用于三验法的开销、药工的培训与监管薪俸;而沈万山供来的药材,则由掌医司独立核算,售予各宫的利润,尽数存入“红册子”的账下,用于反哺药园、培养新一代的年轻药童。
她更做了一件石破天惊的事——命人在掌医司外墙上,挂出了一面巨大的木制“药目榜”。
每日更新,将新入库药材的名称、产地、供货商(沈万山)、入库价格、检验结果,全部公之于众。
各宫的采买太监,可以自行比对,择优选用。
一时间,掌医司门庭若市。
透明的价格,过硬的质量,让那些习惯了吃回扣、用劣药的宫人无所遁形。
郑元通彻底坐不住了。
他眼见自己经营多年的药材帝国正在土崩瓦解,惊惧之下,连夜在府中销毁所有见不得光的私账。
火光熊熊,映着他扭曲的脸。
然而,百密一疏。
他烧掉了所有账本,却忘了书房那本他时常翻阅的《本草拾遗》中,还夹着一本薄薄的密册。
册子上没有银钱记录,只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记着他十数年来,向各宫嫔妃“孝敬”假补药的名单——某妃,血虚,进贡假鹿茸精三两;某嫔,气郁,奉上硫磺熏过的陈皮半斤……
这本册子,当夜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东厂提督谢玄的案头。
谢玄甚至懒得亲自审问,只命人将册子抄录了七份,用最普通的信封装着,不着痕迹地送入了几个位份最高、且名列册上的寝宫之中。
次日,朝会未散,后宫便炸开了锅。
数名曾服用过“特供补药”的妃嫔惊怒交加,直冲御前,哭诉自己被奸人所害,要求彻查御药房。
郑元通百口莫辩,在皇帝冰冷的注视下,冷汗涔涔,最终被迫交出了象征御药房最高权力的总提调印信。
深夜,掌医司内。
喧嚣散尽,沈知微在灯下仔细核对那本越来越厚的“红册子”。
每一笔收入,每一笔支出,她都亲自过目。
忽然,她的笔尖停在了某一页。
“丙辰年,冬月,支三百两,用途:炭薪。”
她眉头紧锁,这笔支出数额不大,混在一堆采购条目里毫不起眼。
但她清楚地记得,那一整个月,因天气不算严寒,且掌医司新得了几件皮裘,她曾下令节省用度,严禁生盆炭取暖。
三百两,不多,但绝不是一笔该有的开销。
她提笔,用朱砂重重圈出了“炭薪”二字,随即扬声唤道:“小德子!”
小德子快步从外间进来:“大人,有何吩咐?”
“去查,”沈知微指着账目,眼神冷冽,“就查这个月,这三百两银子到底买没买炭,若是买了,炭又送去了哪里。去工部、内务府,翻遍所有的出入库记录,我要一个确切的答案。”
“是!”小德子看着沈知微严肃的神情,不敢怠慢,领命而去。
窗外,夜凉如水。
一道玄色身影负手立于远处殿宇的檐角,默然注视着掌医司那唯一未熄的灯火。
“她以为自己在建一座药坊……”谢玄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弧度,“其实,她已在织一张网。”
一阵夜风吹过,卷起他身侧暗卫手中一本刚刚呈上来的旧档。
账册一页被风掀动,翻到了背面。
一行被水渍浸染过,几乎看不清的极小墨字,在月光下一闪而过——
“丙午年,柳氏拒掺黄土,沉井。”
喜欢我,接生婆,掌中宫尺请大家收藏:dududu我,接生婆,掌中宫尺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